首先我會想到香港電影中犯人之間的爭吵和打鬥,復仇或者越獄。
但我其實對日常生活比打架殺人更感興趣,比如什麽時候吃飯,什麽時候睡覺。
在眾多描繪監獄生活的作品中,日本漫畫家花輪和壹的漫畫《在監獄》壹反誇大暴力的傳統,詳細描述了許多日本囚犯的日常飲食、勞動等細節,尤其是監獄餐。甚至因為它的同名電影由松重豐主演,它也被稱為監獄版的“孤獨的美食家”。
漫畫壹開始就詳細記錄了囚服,基本上連內衣都可以由監獄配給。
正好在追日劇《獄中公主》(強安利!好像有些場景還是可以對的~
壹般是多人宿舍,大概5-6個人合住。
如果妳在監獄裏違反了規定,妳將被關進黑屋子。但筆者覺得在黑漆漆的房間裏,窗戶沒有鐵絲網,小便池刷著白漆,感覺比看守所好。
監獄生活是規律而刻板的,裏面有壹大堆規矩——比如,不交換聯系方式;走出大門後,必須按規定的步驟行動;每壹個動作都需要先匯報,比如上廁所,或者拿起橡皮擦;洗澡的時候需要按照指定的座次表來。所有違反規則的行為都可能影響假釋或監獄福利,比如不看電視。這幅漫畫還描述了住在壹起的囚犯被關在壹個黑暗的房間裏,因為他們玩填字遊戲。如果他們對監獄管理表現出壹點不耐煩,他們將立即被帶走受審。
枯燥乏味又規規矩矩的監獄生活有什麽好期待的?
那就是民以食為天——作者花了大量的筆墨詳細描寫監獄的飯菜,從普通的壹日三餐,到豐盛的年夜飯,再到電影活動中的小吃,都壹壹繪就,難怪這本書給人留下“監獄飯菜好吃”的印象。畢竟這是在沒有自由和隱私的生活中唯壹可以期待的“欲望”。
“我做了更多的飯菜,我太高興了。”
“吃到好吃的真開心。”
“壹想到年夜飯我也開心。”
這樣原始簡單的快樂,即使是囚犯也能繼續體驗,但還是有很多無辜的人再也感受不到了。
聯想到我壹直關註的江歌案,我想凡是能感同身受的人看到都會覺得不舒服。壹個鮮活的生命,壹個像妳我壹樣平凡的女孩:壹個喜歡嵐,沒有談過戀愛,勇敢直爽的女孩。可是,我再也嘗不到米飯和甜品了,連瑣碎的小期待也早已隨著生活消失。囚犯可能會在監獄裏享受美味的食物,並對計件工資感到滿意,甚至他可以繼續閱讀並在其中獲得證書...
是的,他還活著。
但是死者早就被剝奪了所有的可能性。
在監獄裏,犯人會反省自己嗎?
我不這麽認為。
漫畫中作者的反應值得玩味。是自嘲還是嘲諷環境?
日子很平靜,很無聊。我可以吃,睡,吃,不用做任何費力的事,睡覺的時間也比較多。連作者都覺得自己成了“豬”。
壹群被囚禁麻木的豬。
但是豬會有罪惡感嗎?
自從江歌案之後,這部漫畫再次代入是必然的。想到狡猾的犯人還能吃到金槍魚、紅豆煮年糕、巧克力等等,而善良正直的人卻再也體會不到生活中卑微的期望,真是悲哀。
當然,當花輪先生畫這個的時候,他並不想表達這個方向。他自嘲說犯人是豬,監獄是非人性的豬圈,但我覺得有些人挺願意做壹頭麻木的豬,這樣他就可以逃避良心的譴責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