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小歡喜》:比離婚更傷害孩子的4件事,為何妳也許天天都在做?

《小歡喜》:比離婚更傷害孩子的4件事,為何妳也許天天都在做?

《小歡喜》裏最讓人憐憫的孩子非喬英子莫屬。

生活在離異家庭的她,敏感而自卑,努力而無助,終於患上了抑郁癥,才喚起了父母真正的反思和愛。

在心理咨詢中,專家直接指出:給孩子造成巨大傷害的,並不是離婚這件事本身,而是父母之間的關系。

有心理創傷的孩子早已不是離異家庭的特例,很多人仍然在為孩子堅持著不理想的婚姻。可是,也許妳並不知曉,以下4種夫妻間的相處模式帶給孩子的傷害選選超越離婚。

01、爭吵不休。

辦公室同事小貝是2011年分到單位的女碩士,身材高挑,顏值在線,能力強,待人接物恰到好處,可今年35歲的她,始終沒有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

也有同事介紹、青梅竹馬、同學聚會、偶遇邂逅,可每段戀愛都持續不長,她細數了壹下,10年來自己戀愛5次,最長的也就2個月。

問及原因,都是沒有***同語言。

舉例往往是吃火鍋還是西餐、旅遊去北方還是南方等小事。

有同事勸小貝,年齡大了,別矯情了,那些都是小事,三觀相合就好。

可小貝說正是因為小事小而多,才更重要,婚姻裏爭吵的都源於此。

最近我因孩子初中上學要不要住宿的事詢問小貝的意見,小貝的意見是堅持住宿。

她說自己小學五年級就強烈要求住宿,因為學習好,在學校裏有和藹的老師,知心的朋友,沒有任何煩心事,而且沒有任何爭吵,寄宿的生活不要太好。

她說自己從小學五年級壹直住宿到碩士畢業,至今也堅持住在單位。

問及原因,她說自己的父母經常吵架,為壹頓飯菜的甜鹹、臟衣服的收納、孝敬老人的多少、各自兄弟姐妹的沾光不均……壹天到晚吵個不停。

可那個年代,既不流行離婚,也沒有條件分居,於是就在爭吵不休中度過了自己的大半生。

所以,小貝對爭吵非常敏感,以至於意識到快爭吵了,她在心底裏已經喊停、沈默了,所以她的任何壹段戀情都是積怨已久,忍而不言,不了了之。

02、互相詆毀。

“爸爸出軌了,我卻更恨媽媽。”張娟流著淚說,“否則至少我還有個好爸爸。”

張娟父母的婚姻並非美滿,吵鬧不合是常態,可張娟的媽媽言語犀利,經常將爸爸罵得體無完膚。

爸爸安於本分,媽媽罵他窩囊廢,沒出息;

爸爸不善交際,媽媽訓他狗肉包子上不得臺面;

爸爸常琢磨美食,媽媽鄙視他好吃懶做……

最讓媽媽沒想到的是,她萬般看不上的爸爸被別人看上了。

對,42歲的爸爸出軌了。

在媽媽發現爸爸出軌後,第壹時間告知了當時讀初三的張娟。

“妳爸爸就是賊,偷了家裏的東西養外面的人。”

“妳爸爸就是自私自利,恬不知恥,40多歲的人了還出軌趕時髦。”

“妳爸爸的基因裏就有出軌的基因,妳不知道妳奶奶、妳姑姑……”

“妳爸爸和別的女人在壹起了,不要這個家了,也就不要妳了,以後他再生壹個兒子,妳就徹底涼了。”

……

張娟媽媽把對丈夫的怨恨全部傾訴給年少不知事的張娟。

從此,連恨帶怨,更多的是不解,張娟沒有爸爸了,也更恨媽媽。

張娟哭訴,等她多年以後結婚,在婚姻裏被伴侶肆意詆毀,被迫離婚,她才知道:壹個人可能不是另壹個人的好伴侶,但他永遠有可能是壹個愛孩子的好家長。

03、彼此冷漠。

具體從何時起父母之間的話越來越少,亦紅記不得了。

但10年前的元旦,壹家人從兩居室搬到三居室時,父母開始分居,是有確切日期的。

他們很少爭,很少吵,就分居了。

但顯然是密謀很久了,因為新家的布置是三張單人床,外加亦紅的學習桌,媽媽的書櫃和爸爸的電腦。

人各壹間,各司其職,除了吃飯外,亦紅學習,媽媽看書,爸爸炒股、打遊戲,各不相幹。

家務上,媽媽洗衣服,爸爸做飯,媽媽買菜,爸爸負責柴米油鹽,不知從何時起,分工竟如此分明、有序。

有壹次,爸爸告訴亦紅,自己去出差,10天左右才能回來。

結果亦紅從爸爸的包裏無意看到了住院收據,爸爸因為體檢發現心臟有問題,做了支架手術。

而這10天裏,媽媽照常上下班,按時入睡,毫無知覺。

同年,媽媽說去陪伴更年期的大姨,壹去半個月。

後來大姨給亦紅打電話,說媽媽做了子宮摘除手術,以後要註意了。

這半個月裏,爸爸很高興可以少做壹些家務,吃自己喜歡吃的辣椒。

爸爸說,請護工雖然花錢,但很安心。

媽媽說,除了亦紅,她只有大姨壹個親人。

父母婚姻的溫度寒如三九,這壹度使亦紅懷疑婚姻的必要和意義。

如果註定孤獨,誰能證明兩個人的彼此冷漠比壹個人的強裝堅強要好呢?

04、拒絕理解。

最近,在頭條悟空問答上有壹則提問:如何在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結束婚姻?

問題補充說明是:

她太懶了,她父母說了她也不聽,我說多了就吵架。在她看來帶孩子是婆婆的事,做家務是兩個人的事。結婚之前不知道她會是這種想法的人。她違反了自然法則。思想工作做得已經把我嘴皮磨破了,這些正常人看來很正常的事,在她看來都是虛偽的,沒有哪個男人會像我這麽天天跟她講道理,讓她做家務帶孩子就說是我占她便宜,除了抱怨家裏沒錢還說上了我的當,彩禮少之類的,我想說,她就是沒有自知之明,沒有楊貴妃的命,得了楊貴妃的病,我什麽都有她還能見到我的面嗎。當然說這些都沒有用了,可是我們有了孩子,有什麽辦法不傷害孩子?

在這個男人的眼中,自己的妻子懶惰、不知足、不可理喻、貪財……且認為看孩子、做家務是妻子的本分,還不得有任何抱怨。

甚至諷刺妻子:沒有楊貴妃的命,卻得了楊貴妃的病。

可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說明自己是否勤快,是否努力突破經濟困境,是否有育兒、做家務的責任,而是壹味地給妻子洗腦,讓她接受這壹切。

這樣拒絕理解伴侶而執意離婚,又將原因都歸為伴侶的,想不傷害孩子簡直是癡心妄想。

那麽如何避免在婚姻裏造成比離婚更傷害孩子呢?

將爭吵變成溝通。美國心理學家,婚姻教皇約翰·戈特曼在他的《幸福的婚姻》壹書中指出:討論以什麽樣的方式開始,它必然會以什麽樣的方式結束……無論妳喜歡還是不喜歡,解決婚姻問題的唯壹方法就是尋求妥協。

所以,將爭吵變為溝通的訣竅就是:以溫和開場,以妥協結束。

警惕溝通中的末日四騎士。苛刻、鄙視、辯護、冷戰,被約翰·戈特曼稱為夫妻關系中的末日四騎士,婚姻的末日會導致婚姻痛苦和解體。

我們要做到的就是躲它們遠遠的。

接受伴侶的缺點。不要將婚姻中的不如意都寄希望與“要是”、“如果”、“那樣該多好”……等子虛烏有的假設,要接受伴侶的不完美,就像接受自己有缺點壹樣。

常說壹句話:最近怎麽樣?在《幸福的婚姻》壹書裏,提出了“愛情地圖”這壹概念:妳的大腦中存放所有關於配偶的相關生活信息的地方。夫妻間為婚姻制造的大量認知空間。

即夫妻雙方對彼此了解越多、更新越及時,越容易達到幸福婚姻的目的地。

而做到勾畫細致詳實、準確無誤的愛情地圖的訣竅就是經常詢問妳的伴侶:最近怎麽樣?

無論是傳統愛孩子的思想的影響,還是接受近來提倡的愛自己的觀念,學會經營自己的婚姻是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知曉傷害才有學習動機,才會不斷改善,願我們都能在婚姻之路上壹路學習、壹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