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12日,中國第壹家肯德基餐廳在北京前門開業。從而開始了她在這個擁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國家的發展史。1992年10家,1996年100家,2004年1000家,2007年2000家。截至2009年2月4日,肯德基在中國餐廳數量達到2500多家。據公司高層人士披露,“十五”期間,肯德基每年將在中國開設100家門店。我們不得不說,肯德基在中國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很多人認為,壹個企業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機會,或者說是幸運,但為什麽有些企業總是與機會失之交臂,而另外壹些企業能發現機會、抓住機會從而利用機會取得成功?誠然,影響企業經營績將近的因素非常之多,但從長期的角度來看,企業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能否制定壹個適合自身實力和環境要求的戰略,並有效地加以實施。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壹體化過程的加快和伴之而來的國際競爭的加劇,這壹特點也越來越明顯。我們認為,肯德基在中國的成功是建立在其專業地戰略分析、科學地戰略選擇和有效地戰略實施基礎上。 其中最既是最重要的又是不可忽略的幾點是: 肯德基店面之壹
壹、 進入中國時機及選址的正確性 1986年9月下旬,肯德基公司開始考慮如何打入人口最多的中國市場,發掘這個巨大市場中所蘊含的巨大潛力。雖然前景樂觀,但是諸多難題也使肯德基的決策者們倍感頭痛,猶豫不決。對這家世界最大的雞肉餐館公司來說,面前的中國市場是完全陌生的:肯德基的純西方風味是否能為中國消費者所接受?開發中國市場,不但需要技術資源,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寶貴的管理資源。此外,從中國不能匯出大量的硬通貨利潤,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匯出也不大可能。最為關鍵的是,要打入中國市場就必須選擇壹個特定的投資地點。而這又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情況並不明朗時,KFC決定對中國市場進行更全面更徹底的調查。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第壹家肯德基店址應當選在何處?這壹決策將對今後的盈利,對在中國其他地區的進壹步開拓以及對投入管理資源時的決心等產生戲劇性的影響。他們對中國的四個城市進行了調查、分析和比較: 1、天津 肯德基店面
優勢:KFC已同天津市政府建立了非常友好的關系;另外天津是政府直接領導的三個直轄市之壹(當時是三個)。 弱點:首先,天津缺乏供應方便的谷物飼養的肉雞;另壹問題是西方旅遊者壹般不經常光顧該城市,最後最重要的是該城市不具備這項宏偉計劃所需的形象和影響力。 2、上海 優勢:中國最大的市場,中國最繁榮的商業中心。工業總產值占全國的11%,外貿出口占全國的17%,是直轄市之壹;上海與西方的交歷史悠久;上海的明顯優勢是在這裏容易獲得合乎質量的充足的肉雞供應。 弱點:它的噪音和汙染卻令旅遊者感到沮喪。 3、深圳 優勢:是經濟特區,在批準外資項目、減免稅收和鼓勵技術開發方面被授予更多的自主權;西方商人經常光顧,同時也是旅遊者從香港出發作壹日遊的好地方。 弱點:離內地遠。 全家桶
4、北京 優勢:是中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外來人口數量非常多,有潛在的顧客群體;北京還是中國的教育中心,是高等學府聚集地。所有這些因素都造成人口大量湧入和人民智力啟蒙,這對肯德基人民幣銷售部分是極為重要的;是旅遊聖地,將會有壹個穩定的外匯收入;如果從北京搞起,無疑將更大地吸引人們的註意力,並且不言而喻地表明當權人的贊同態度。這將有助於今後往其他城市的進壹步發展; 弱點:選擇北京可能比選擇其他幾處城市更具有冒險性。壹個成功的惹人註目的買賣會增加政府幹預的可能性。 KFC通過把降低風險的可能性與通過投資可能得到的潛在的收益加以比較,且考慮到當時在中國沒有其他競爭者是進入的最佳時機於是,在平衡了可能的風險和收益 ,決定定暫時把北京作為壹個起點。把北京作為肯德基進入中國的首選城市為肯德基在中國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麥當勞在中國內地的市場也有著迅猛的擴展。現在,麥當勞的670家餐廳遍布在跨越中國25個省市和直轄市的108個次級行政區域。麥當勞十分重視中國市場,並會在投資回報最大的基礎之上,繼續擴展我們的連鎖餐廳。目前,我們的員工人數超過5萬人,其中99.97%是中國員工。我們在中國的供應商系統亦擁有超過1.5萬名的員工,總投資達5億美元。 中國大陸第壹家麥當勞餐廳
中國大陸第壹家麥當勞餐廳
麥當勞
● 1990年,位於繁華的深圳東門的麥當勞餐廳,是中國大陸第壹家麥當勞餐廳。於壹九九零年十月八日開業。是麥當勞開設中國的第壹家餐廳。 ● 1992年4月,北京王府井麥當勞餐廳開張,成為麥當勞在全世界面積最大的餐廳。 ● 麥當勞在廣州的第壹家餐廳開張時創造了麥當勞歷史上的最高銷售額記錄。 ● 南京夫子廟餐廳開張時創造了麥當勞歷史上最高的每筆交易平均消費額。 ● 2003年8月,麥當勞於天津首先開展特許經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