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波斯戰爭(Greco-Persian Wars 或 Persian Wars) 公元前6世紀後半期,波斯帝國實行不斷西進的侵略政策。公元前546年,波斯並吞了呂底亞,接著征服小亞細亞各希臘城邦。公元前512年波斯國王大流士壹世渡博斯普魯斯海峽,遠征多瑙河以北的西徐亞人,雖然失敗,卻乘機占領了色雷斯和黑海海峽,截斷希臘與黑海的交通。原為雅典等城邦所掌握的商業,現在轉到依附於波斯的腓尼基商人手中。波斯統治者並不以此為滿足,還妄圖征服希臘半島。在這種形勢下,希臘各邦無論為著本身的生存或為著海上貿易的發展,都必須進行壹場反對波斯侵略的戰爭。
公元前500年,小亞細亞的米利都等城邦掀起了反抗波斯統治的暴動,這個暴動成了希波戰爭的導火線。當時米利都曾求援於希臘半島各城邦,但是希臘半島各城邦多未出兵相助,只有雅典和優卑亞島上的愛勒多裏亞派出了25艘戰船助戰。大流士集結重兵,鎮壓了小亞細亞各城邦的反抗,此後波斯便把侵略的矛頭直接指向希臘半島。
公元前492年,波斯海陸大軍進攻希臘。艦隊航行至亞陀斯海角時,遇颶風,大部分艦船沈沒,2萬海軍葬身魚腹。陸軍在色雷斯遇到當地人民的抵抗,損失重大,被迫折回。波斯軍遠征失利後,大流士壹面繼續備戰,壹面實行恫嚇。他派使者到希臘各邦,要求貢獻“土和水”,意即降服於波斯。雅典和斯巴達堅決拒絕,雅典把波斯使者拋進了深淵,斯巴達把使者投入井裏,並嘲笑說:“自己去取土和水!”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發動對希臘的第二次進攻。波斯海軍橫渡愛琴海,攻占愛勒多裏亞後,在雅典城東北部的馬拉松平原登陸。雅典動員了所有的公民,征集1萬名重裝兵,此外只得到彼阿提亞的小城普拉提亞派來的1000名援軍,而雅典所面對的卻是10萬波斯大軍,可謂眾寡懸殊。在形勢十分緊急情況下,雅典采納了將軍米太雅得的建議,全軍出動至馬拉松。交戰之初,米太雅得把軍隊列成長方陣,以主力集中於兩翼,中軍兵力較弱。兩軍接觸後,雅典中軍受波斯軍的壓力向後退卻,而兩翼則以機敏迅速的急進軍突破了波斯軍的弓箭射擊,以長槍的密集方陣擊退了波斯軍的兩翼,致使波斯軍陣容大亂,紛紛逃向海上的戰艦。雅典軍的兩翼則轉向後方與中軍聯合,圍殲波斯中軍,取得了馬拉松戰役的勝利。雅典勝利後,派了壹名戰士回雅典報捷,他壹氣跑了四十多公裏,抵雅典城後說:“我們勝利了。”話音剛落,便暈倒而死。後世為紀念這壹壯烈事件,決定定期舉行馬拉松賽跑。
馬拉松戰後,雙方都積極準備再戰。雅典大力擴充海軍,新造200艘三列槳戰艦,希臘31個城邦結成反抗波斯侵略的同盟。波斯也從各地強征人力物力,準備再度大舉侵入希臘。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國王薛西斯率海陸大軍從阿卑多斯出發,進入歐洲,沿色雷斯海岸,分海陸兩路入侵希臘。據希羅多德記載,波斯出動士兵170萬,戰艦1207艘,加上非戰鬥人員***500萬,這些數字顯然過分誇大了,但隊伍確實具有巨大規模。為了迎擊波斯陸軍,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率士兵300,堅持扼守中希臘的溫泉關。李奧尼達率部力戰,但由於奸細引路偷襲,溫泉關失守,斯巴達將士全部壯烈犧牲。後人立碑以紀念之,碑文寫道:“過客啊,去告訴拉西第夢人,我們遵從著他們的命令,長眠在這裏的。”溫泉關失守後,據守阿特米西亞海角的希臘海軍,主動撤退至阿提卡的薩拉米海灣。波斯大軍通過溫泉關,直搗阿提卡,占領了雅典城。此時,雅典人已在海軍統帥太米斯托克利指揮下,將婦女兒童遷移到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特洛伊森城,而把成年男子都征集入伍,準備在薩拉米灣決戰。公元前480年9月20日清晨,薩拉米海戰開始。波斯的大型戰艦在狹窄的海灣不得施展,而希臘小型戰艦卻運轉自由。雅典士兵英勇戰鬥,給敵艦以猛烈打擊。入晚戰鬥結束,波斯海軍大敗,損失戰艦300余艘,希臘僅損耗4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