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小森林》:遙遠而又美好,心向往之

《小森林》:遙遠而又美好,心向往之

很久以前了,我學過壹首童謠《綠葉》,仍記得:蔥蒼茂密的小樹林呀!陽光燦爛的小樹林呀!這兩句歌詞。

簡單悠揚的旋律,配著簡單明了的歌詞。風清水淺,沒有雜質,孩童般的喜悅,美好而又遙遠。

《小森林》讓我想起了這首童謠,《小森林》這部美食電影也亦如此童謠般讓人愉悅而又覺得夢幻了。

其實。對於食物,我並不是很有研究,也不是很講究。簡單可口就行。

電影裏的美食雖然讓人垂涎欲滴,可那種實在,緩慢,素樸,清冷的生活更能打動我。

也許自小從山村裏長大,看慣了山林水田。也許因為喜歡陶淵明,想著采菊東籬下。也許本是較為自我,懶得交際奉承。也許……

《小森林》分《冬春》《夏秋》兩部,2015年2016年上映。

小森林是日本東北地區的壹個小山村。綿延不斷的山林,方方正正的稻田,又長又陡的山路,還有山腰那壹棟簡陋的小屋。

小屋門前有小塊的菜地,可以種白菜,種椰菜,小屋側邊有高大的柿子樹,秋天,偶爾會有黑熊來找食。冬天,大雪覆蓋山林田地,厚厚的積雪裏,有野花萌動。春天,水汽氤氳,整個天地如浸在水裏,好像只要穿上腳蹼,就可以遊泳了。夏天,夜晚有螢火蟲閃爍。

那個從都市逃離回來,卻不服輸,不喜歡逃避的市子。再壹次離開小森,五年後終於安心回來。

故事情節很淡,如小溪流裏忽隱忽現的銀魚,偶爾顯現。她對童年的回憶,對獨自離開的母親的不滿和想念,兩段無疾而終的戀情,與好友的壹點誤解和好。這些都在日常生活制作美食中消融淡化,日子越發顯得簡單了。

是的,市子在小森的日子,簡單地過。耕種,收成,制作美食,然後是好好地品嘗。

耕種,了解農作物的種植之道,在合適的節氣,翻土,播種,培育,拔草,施肥。精心打理或者任其自然。

水稻聽著人的腳步聲長出稻穗,插秧下去不久,就得拔雜草,怎麽拔也拔不完的雜草,就像從身體裏自然生長壹樣。那就辛勤勞作吧!

豆藤則自由蔓延,與雜草同生。西紅柿要是不搭架子,果實壹經下雨,就會很快腐爛。可那又怎樣,壹個人也吃不完那麽多。

收成。秋天埋頭收割稻谷,然後燒掉稭稈。黑米可以釀甜米酒,可以制作黃紫白三色蛋糕,好看,也好吃。糙米可以制作酸酒釀,放在冰箱裏,去田裏拔草,汗濕了衣衫,回到家從冰箱裏拿出自制的酸酒釀,咕嘟咕嘟喝上壹大口,酸酸甜甜,所有的疲勞都消失了。

從雜草叢了,尋出褐色的紅豆莢,放進籃子裏,然後細細剝開,看圓潤的紅豆在掌心閃耀光澤,發散香味。嗯,紅豆可以制作紅豆糕,也可以做湯。

要是黃豆呢?可以做納豆,煮軟後,包在稭稈裏,在雪地裏埋三天,然後取出來,搗了糯米,做砂糖醬油納豆糯米團,那是市子想壹直吃下去的美食。

蘿蔔從黑土裏拔出,削皮,切成片,再用繩子穿起來,掛在房檐下,像水銀簾子。生的可以做消失酸甜蘿蔔塊。凍幹後,收藏起來。可以做燉菜。可以做蘿蔔湯。

……

種植,做美食的程序,電影裏市子壹邊安靜地做,壹邊旁白講述,溫婉,沈靜,沒什麽可驕傲,也沒什麽可悲傷。因為這是最珍貴的生命饋贈,是最質樸的日常歲月。

童年遠逝了,心思復雜了。返璞歸真,怕是要到變成耄耋老人才可能了。真想自己有市子的勇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