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達州有什麽名小吃和特產及風景區,可以向來達州的遊客介紹的東西?

達州有什麽名小吃和特產及風景區,可以向來達州的遊客介紹的東西?

八臺山風景區

 萬源市八臺山省圾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東北部邊緣,距市區51公裏,東與重慶城口接壤,西鄰陜西、巴中,南接宣漢,北接湖北,總面積120平方公裏。主峰海拔2273M,境內有觀雲臺、獨秀峰、棋盤山、戈潭飛瀑、飛龍峽谷,萬米漂流等大小景點百余個,若隱若現的佛光、日出、雲海給八臺山披上了壹層神秘的面紗,無數座雄奇、險峻、陡峭的山峰象璀燦的寶石鑲嵌在八百裏秦川,正日益吸引著四面八方的賓客來此探險,觀光旅遊,享有“川東小峨眉”之美稱.

 

 此風景區包括八臺山和龍潭河兩大部分,地處南北氣候分界線上,獨特的地質地貌孕育了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資源,植被保護好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境內溝壑縱橫,原始蒼翠,鳥語花香,奇峰異石星羅棋布。調查表明現有植物52科1400余種,其中:銀杏、羅漢松、紅豆杉等20余種屬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同時還有大量的木本油料、糧侖及藥用原料,境內棲息著98種野生脊椎動物,其中獸類33種、鳥類6o種、兩棲類2種、魚類3種、水獺、大鯢、金雞等屬於國家保護的壹、二級珍稀動物.龍潭河水淵遠流長,水質清澈見底,沿河兩岸翠竹掩映,遊客在此休閑,玩樂,每到雨季,龍潭萬米漂流形成境內又壹道秀麗的風景線,成百上千的漂流者觀賞著沿河兩岸的峭壁、山峰、飛流瀑布,空氣清新逼人,頗似三峽種韻.馳名中外的舊院黑雞、龍潭大鯢在這裏壹代又壹代地生長、繁衍.境內美麗動人的自然風景和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正日益成為川東北的旅遊勝地!

龍爪塔

龍爪塔,又名白塔。位於達州市西外鎮塔沱村北80米的玉印山上,東臨州河,西面山口有壹石砌券拱門通向山下,占地約1500平方米。該塔外觀身白檐黑,磚石結構,九級樓閣式八角攢尖頂。塔剎為生鐵鑄就,塔身呈八角錐形,層層上收,各層均錯位開券拱窗。塔檐微翹,出檐甚短,由六層青磚安砌。底層南、西、北三面開券拱形龕門。東面開券拱門進入塔內。塔內每層建木樓,設木欄踏道。旋轉而上,通至塔頂。頂為彎窿頂。塔基座為八邊形彌座,座高0.25米,周長28米,塔體通高30米。據文物部門考證,該塔建於唐朝年間,頗具唐代風格。乾隆十二(1747)年增刻本《達州誌·輿地圖》已繪有龍爪山圖。從塔磚燒鑄銘文及第八層橫梁墨書題款可知,曾於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和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先後補修及裝修重建塔樓。該塔1991年5月被公布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爪山壹峰孤聳,峭立江邊,“如龍舒爪”山下有深潭,名為龍爪潭。下瞰深潭,碧波蕩漾,百舸爭流,令人神往。古人有詩贊曰:臨河玉印鎮江濱,倒映山形妙有神。壹派清波沈月魂,千尋碧浪龍鱗。著名大文豪郭沫若1937年登上龍爪山,遠眺鳳凰山,揮豪書情懷:“鳳凰之山何蜿蜒,龍爪欲攀天”詠此佳境。1968年,達縣市人民政府又拔專款維修了壹至九層已腐爛的木樓梯,1989年正式對遊人開放。1994年,受達川市西外鎮人民政府委托,達川市鴻升旅遊有限責任公司獨家投資恢復重建龍爪山上的《朝陽寺》。現已建成(觀音殿)、《接引殿》等殿堂,配套設施《齋飯堂》、《風味小吃部》、《茶園》也相繼建成。現香火旺盛,吸引著全國近二十個省、市、自治區的香客朝山拜佛,同時,還接待了來自美國、日本、英國、新加坡等國的遊客,年客流量已達十萬人次以上。

五峰山森林公園

五峰山森林公園,又名竹海公園,位於大竹縣月華鄉五峰山。距縣城18公裏,乃川東新辟壹處旅遊勝地。因其竹區遼闊,竹類繁多而得名。園區所轄竹山6000余畝,有楠竹、斑竹、慈竹、白夾竹、苦竹、黑竹等10多個品種。利用竹類生產的各種檔次的工藝品達100多個品種,深受群眾喜愛。還有楠木、紫檀、榔杉、桂樹、香樟等珍稀林木,條生其內;有刺猬、金雞、竹雞、山羊、野雞、野兔等珍禽異獸,棲息繁衍其間。以及自然形成的大片石林,數處溶洞。還有名聞遐邇的明代巨松,極富神話色彩的七姐妹樹、合歡樹等,真是天造地設。把壹片橫無涯際的竹區點綴得絢麗多彩,把壹個“竹鄉王國”襯托得更加秀麗迷人。

竹海公園縱橫30余公裏,可供遊玩最佳景點20余處。尤以小石林、通天洞、月宮桂、觀景臺、楠竹林等為佳中之優。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是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保衛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而進行的壹場艱苦卓絕的重大戰役並取得輝煌勝利的專題懷紀念館。

陳列館於1984年動工,於1996年5月建成開放。170米長的展線展出了當年紅軍留存於萬源境內的各類文獻資料、武器彈藥、石刻標語及其它珍貴文物1200余件。陳列采取沙盤展示、模型制作,燈箱布景、攝影繪畫、圖表統計等多種表現形式,生動地再現了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等八萬紅軍將士與劉湘二十萬人馬血戰萬源,保衛蘇區驚心動魄的歷史場景。

館址位於萬源城郊馱山公園左側,占地12畝,館舍建築面積2340平方米。徐向前同誌這次戰役評價這樣:“反劉湘的六路圍攻是我們在四川打得時間最長最艱苦的壹個戰役。在紅四方面軍的歷史上,也可以說是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戰績最輝煌的壹個戰役……在反‘六路圍攻’中最有決定意義的是萬源壹帶的決戰防禦。假如萬源失守,我軍就有被壓出川北的危險。敵人拼了死命,我們也拼了死命,這是關系川陜革命根據地生死存亡的壹次決戰,不拼命不行啊!”  

許多史學家論斷,如果“萬源保衛戰”失利,紅四方面軍被壓出川北,川陜革命根據地必然被摧毀,那麽20萬國民黨軍就會夾擊長征途中的中央紅軍。僅剩3萬余人的中央紅軍行至川西,不但得不到紅四方面軍的接應,而且會遭到川、黔、滇各路敵人重兵的圍追堵截,甚至有被敵人吃掉的危險,那麽整個中國革命的進程就將會大大推遲。所以萬源保衛戰的偉大勝利不但關系到紅四方面軍的生死,川陜蘇區的存亡,而且關系到整個工農紅軍的命運,中國革命的前途。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建館12年來***接待國內外、省內外來賓及青少年學生百萬余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來館參觀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1991年萬源戰史陳列館被評為省級文化先進單位。1995年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達川地委、地區行署分別命名為省、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特別是十集電視劇《血戰萬源》在中央和各大電視臺播放以後,慕名前來參觀的遊人更是絡繹不絕。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已經成為仰紅軍業績、緬先烈遺誌,淘革命情操,育高尚品格的歷史博物館。

達州特產

油酥竹鼬

竹鼬,身大如兔,本市俗稱“hou子”,是巴山特產野生動物,常年生活在土內,以嫩竹根為食,因此其肉細嫩賽雞。油酥竹鼬的做法是選壹至二公斤的竹鼬,宰殺後去毛,在清水中浸泡去血水,然後下鍋煮熟晾幹,在全身抹上鹽、姜汁、花椒面、醬油等佐料,再用雞蛋面糊穿衣下炸,炸至透身金黃起鍋裝盤,最後以高湯、澱粉加少許白糖、胡椒熬成汁,遍淋全身即成。吃起來外酥內嫩清香可口。還可紅燒、清燉、烘烤,口味亦佳。

燈影牛肉

“燈影牛肉”是四川達縣的傳統名食。牛肉片薄如紙,色紅亮,味麻辣鮮脆,細嚼之,回味無窮。

 據傳,此菜是八十多年前,四川梁平縣壹劉姓藝人來達縣以做腌鹵牛肉謀生,但生意蕭條,只好銳意求新,創制成壹種薄片狀的牛肉幹。每當黃昏來臨,他就在鬧市設攤,專售此種牛肉幹。為招來顧客,特在食攤前張壹又大又薄的牛肉片,後面點壹盞油燈,映得牛肉片又紅又亮,燈影依稀可見,十分吸引過路行人。嘗之,麻辣脆鮮,人們呼之為“燈影牛肉”。從此,遠近傳名,生意越做越興旺。流傳至今,名不虛傳。

大竹觀音豆腐幹

觀音豆腐幹,又名“仁”字豆腐幹。以其豆腐幹上印有“仁”字而得名。幹形壹市尺見方,薄如紙殼,重約二兩五錢。 “仁”字豆腐幹起源於興隆場,1920年,場上“仁”字號袍哥大爺劉炳然開始制作。解放後,由其女劉明菊將此技術帶到大竹觀音橋。由區供銷社支持並扶持她恢復生產。通過改革工藝,使其豆腐幹在色、香、味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生產廠家也越來越多。產品暢銷川東北,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