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B站MV
直到1月份,被“小六子”曹楊等藝人陸續翻唱後,才小範圍火了起來,曹楊的翻唱也因此被網友稱之為“全網最佳翻唱版”,許多用戶由此認識了這首歌,並逐步被二創發酵傳播開來。
隨著情人節的不斷靠近,抖音在情人節前壹周之際,將《烏梅子醬》加入副歌部分的伴奏加入到備選音樂中。許多用戶不斷延用這段伴奏作為短視頻的BGM,隨之不斷傳播。
直到情人節當天,白鹿翻唱了這首歌,該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各大明星網紅也陸續進行翻唱錄制,點燃了許多用戶的情緒,這才真正開始火爆。
在情人節後,《烏梅子醬》並沒有停止傳播,而是隨著抖音逐漸蔓延傳播到各個角落,占據了各個社交平臺的熱榜,熱度仍然在持續上漲。
來源:新抖數據
在快節奏的當下,尤其是在短視頻平臺,如何快速抓住用戶註意力,往往就是那簡單的幾秒。《烏梅子醬》憑借其輕松歡快的旋律,足夠抓耳和洗腦,讓人能夠在腦海中形成印象,並不斷縈繞耳邊。
歌曲所表達的戀愛主題,恰好與情人節當天的情緒契合,將其點燃,引發了大眾情緒,並不斷借以傳播。
節日氛圍、大眾情緒,加之音樂本身特質,讓壹首原本不溫不火的《烏梅子醬》觸達頂流。
02
話題破25億播放量,網友都在拍“同款”
在抖音中,不少作品均使用《烏梅子醬》伴奏進行短視頻創作,利用舞蹈(含手勢舞)、卡點伴奏、劇情創意剪輯等玩法與該歌曲融合,形成自己的二創作品,打造獨有特色。
歌曲中的壹句詞“妳淺淺的微笑就像烏~梅~子~醬”,甜美女孩配上甜甜的歌曲,總讓我們聯想到某種特質的女孩。隨著歌曲的不斷發酵,搭配這首音樂的女孩,被貼上了#烏梅子醬女孩#的標簽,
從而爆發出#尋找烏梅子醬女孩#的熱門話題,該話題目前達到了2億播放量。
不少網友發現,當我們唱出“烏梅子醬”四個字時,嘴角總是保持微笑的弧度,不少攝影博主也借此進行烏梅子醬拍照姿勢創作。
來源:小紅書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翻唱歌曲,也有很多網友愛看樂子,而正是網友造梗打開了其傳播的關鍵。
在壹陣翻唱熱潮下,網友們開啟了花式整活之路,從青春小甜歌逐漸劍走偏鋒,衍生出“找不著調的《烏梅子醬》”、“豪邁山歌的《烏梅子醬》”……
找不著調的網友翻唱《烏梅子醬》,沒有旋律,全靠憑著自己對這首歌的熱愛,被列入“全網翻唱驚呆原唱系列”。
有人將其改編為了山歌版,令人聽了都想不起原唱:
妳的微笑就好像,烏梅制成的果醬
妳的嘴角嘗了嘗,味道就像薄荷糖
這是甜甜的愛情,來得突然不確定
看妳害羞的反應,我才真正敢相信
來源:抖音
除了山歌版,網友們還整活出了各種各樣的花樣,各種樂器演奏,附帶自己當地的方言,譬如山東版、潮汕版……花式演奏《烏梅子醬》。
其中,壹位外國友人的演奏令人大為贊嘆,他將其與另壹首在抖音流行的歌曲《愛如火》結合了起來,為我們炫了壹段甜酷rap,讓人感到意外和驚喜,網友直呼“麻煩上傳網易雲謝謝”。
來源:抖音
熊出沒更是以其IP形象進行演繹,害羞的熊二與烏梅子醬的夢幻聯動,畫風十分可愛,讓許多用戶感受到治愈,想用麻袋把它裝走。
來源:抖音
壹首直給的《烏梅子醬》,引發了眾多網友齊聚壹堂,仿佛沒有翻唱過枉為“抖音人”。
更令人咋舌的是這首歌的“帶貨能力”,在聽過這首歌之後,無數網友湧入購物平臺搜索“烏梅子醬”,導致購物平臺搜索量直接暴漲200倍。
03
烏梅子醬,發散為帶貨的好把手
在被這首歌洗腦N天後,我們可能都會好奇烏梅子醬究竟是什麽味道?好吃嗎?
李榮浩本人講述自己對《烏梅子醬》的創作靈感時,談及其是源於吃燒鵝時,蘸的梅子醬,酸酸甜甜,可化解世間萬物的油膩。
據數據顯示,在這首歌走紅後的短短三天裏,烏梅子醬在購物平臺的搜索率直線上升,暴漲200倍,不為人知的烏梅子醬被扒拉了出來,甚至登上淘寶熱搜第八名,連帶著其它類的果醬也壹起暴漲,這種帶貨效果還真是罕見。
許多商家也借此機會,紛紛把自己店鋪中的烏梅子醬商品標題換成了“李榮浩的烏梅子醬”、“李榮浩同款妳淺淺的笑就像烏梅子醬”……
在社交平臺上,各類博主對烏梅子醬進行創作,美食博主對烏梅子醬的做法進行探究,分享如何自制烏梅子醬,壹探究竟真實的“烏梅子醬”到底是啥味。
更有博主發起尋找”烏梅子醬”香水,對梅子味香水進行測評分享,享受酸甜香氣,感受少女初見的青澀感。
來源:抖音
在看了博主們的測評以及搜索量暴漲後,沒有聽過這首歌的人會好奇:這首歌什麽來頭?怎麽大家都在用?我也去聽聽……
聽過的網友則會好奇,這烏梅子醬究竟是什麽味道,真的猶如歌詞中所寫的壹樣嗎?好吃嗎?搞得我也想去嘗嘗。
更有網友表示驚訝:原來歌曲也能帶貨。調侃道:世間萬物的盡頭皆是帶貨。
04
爭議的矛盾感,讓《烏梅子醬》保持熱度
抖音推歌,在我們看來是壹件習以為常的事情,每隔壹段時間就會爆出壹首“抖音神曲”,原以為過個幾天,這首歌就會消停下去,沒想到《烏梅子醬》竟然持續了這麽久!
在烏梅子醬火爆之時,#丁太升說烏梅子醬俗不可耐#的話題又為其添了壹把火,加之丁太升認為音樂創作者應當向上突破,而非向下兼容等觀點,引發了眾多網友和音樂人的爭論。
來源:微博
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有人認可其說得中肯,《烏梅子醬》就是壹首口水歌,壹股子流量味;也有網友認為蠻好聽的,直白、青澀、甜蜜,不需要總搞深層意義,故作深沈,我認為是好聽的。
音樂博主、微博2021十大影響力樂評人@光榮稱《烏梅子醬》這首歌沒有那麽好,尤其沒有李榮浩早期作品那麽好,但也沒有壹些人批得那麽不堪。
“俗”與“不俗”之爭,令其爭議不斷,討論熱度持續上漲,由此《烏梅子醬》被推至另壹個高潮與高度。
05
結語
《烏梅子醬》的爆火,從單純的旋律和好聽與否,上升到音樂創作者應當向上突破還是向下兼容,創作者是應當刻意迎合短視頻生態市場,投其所好,還是因真情實感有感而發,這些對於聽歌的用戶而言,並沒有那麽重要。
但單單從《烏梅子醬》傳播的途徑和速度而言,是有值得探索的地方。
《烏梅子醬》從短視頻平臺爆火,有著壹條清晰的導火索。單憑借壹首歌,未必能夠傳播得那麽快,但正是借助了抖音的音樂導流入口,結合歌曲的直白、青澀和甜蜜,加之短視頻的“短平快”,《烏梅子醬》成功遍布社交媒體各個角落。
而副歌部分也成為了所有人刷短視頻撲面而來的壹股風,處之無感,微微略過時頓感涼爽,走時殘留壹絲甜蜜的味道。
互聯網流量下的音樂產業,追求的是短期價值,抖音熱歌壹首接著壹首,誰將成為下壹個“抖音神曲”,沒有任何痕跡,爭論《烏梅子醬》“雅”與“俗”的問題,終究會結束,而類似的問題未來也依舊會發生。
音樂雅俗,有人在乎,也有人不在乎。用戶聽音樂,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感官情緒,好聽與不好聽,對口與不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