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青島:
棧橋:
棧橋是青島的象征,是青島最早的碼頭。它位於青島灣中,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壹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橋南端築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是壹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回瀾閣”,這是“青島十景“之首。此閣由彩色琉璃瓦覆蓋,閣心有螺旋形樓梯,樓上四周為玻璃窗,有“壹窗壹景,壹景壹畫“之說。
小青島:
小青島位於棧橋東南,小巧如螺,美景天成,與回瀾閣壹起,如同青島灣的兩顆璀璨的明珠,光彩奪目。其形狀如同壹把古琴,故有“琴島”之稱。小青島最顯眼的景致是最高處矗立的壹座潔白的錐形燈塔,這是海上過往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塔身為八角形,通體用白色大理石構築,分上下兩層,塔頂部裝有水晶棱鏡鑲成的反射鏡,並以牛眼形旋轉式造鏡電力發光,為來往船只導航。每當夜幕低垂,燈影波光交相輝映,像壹幅飄動的彩綢,形成青島的壹大勝景——“琴嶼飄燈”。
八大關風景區:
(1)八大關是最能體現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特點的風景區。所謂“八大關”,許多人認為八大關就是八條路。實際上,做為壹個相對完整並且受到保護的街區,除了以長城10個關隘命名的10條道路(韶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武勝關路、嘉峪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居庸關路、山海關路)之外,八大關還包括了榮成路、正陽關壹支路、正陽關二支路、正陽關三支路、黃海路等在內的其他多條道路。青島人喜歡八這個吉利數字,其他類似稱呼的片區還有團島的八大峽、浮山所的八大湖等。故統稱為“八大關”。
極地海洋世界:
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是壹座現代化極地動物展館,館內擁有白鯨、企鵝、北極熊、海獺、海象等十余種百余只極地動物,及千余種萬余只珍惜的海洋動物,是國際上擁有極地海 ?洋動物品種和數量首屈壹指的綜合性場館。館內***向遊客開放了五大展區:極地動物展示區、極地童話城堡、神秘的海獸區、精品魚類區、精彩的海洋動物劇場。
五四廣場:
五四廣場分為南北兩區,北區連接青島市政府,是中心窗蕾廣場漠點。南區瀕臨浮山灣,穿越東海路即可到海濱公園。從空中鳥瞰海濱公園,宛如壹只展翅飛翔的蝴蝶。沿廣場中軸線自北向南依次排列著可進行露天演出的下沈式廣場、旱地點陣噴泉和雕塑“五月的風”。廣場上標誌性雕塑“五月的風”以螺旋上升的風的造型和火紅的色彩,充分體現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基調和張揚騰升的民族力量。
二、日照:
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山東省日照市北沿海路北首,她東瀕黃海,北臨青島,西接兩(城)石(臼)公路,南連沿海公路,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配套。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是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1992年建園時總面積788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526.7公頃,森林覆蓋率73.5%,知名動、植物百余種。2002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復,“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正式改為“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現公園總面積達12000畝,森林覆蓋率75.8%。樹種結構以日本黑松為主,是日照市沿海防護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分為森林旅遊區、海濱娛樂區、療養度假區和太公文化區等4個功能區。現已建成水下鯊魚館、動物園、姜太公紀念館、海水浴場、森林浴場等景點;開展了多人騎自行車、歐式馬車、遊覽觀光車、水上騎士、沙灘車、摩托艇、海上快艇、空中飛人等遊樂項目;現有26家獨具特色的海濱酒店投入運營,可同時容納2500人住宿、3000人就餐。
劉家灣趕海園:
劉家灣趕海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日照國際海洋城濤雒鎮東部海濱,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萬畝潮間帶,千畝沿海防護林,距日照市區12公裏。由趕海園景區和金沙島海濱浴場、沙灘高爾夫練習場兩大板塊組成,是以趕海拾貝為體驗,集休閑度假、海上遊艇、海水沐浴、沙灘運動、高爾夫練習為壹體,具有沿海民俗風情特色的旅遊景區,被譽為“亞洲最大金沙灘、中國第壹趕海園”。
五蓮山風景區:
位於魯東南沿海城市日照五蓮縣東南,東鄰避暑勝地青島市130公裏,南距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日照市25公裏,西接“亞洲銀杏王”駐地莒縣,北距世界風箏都濰坊市110公裏,西與亞洲銀杏王浮來山風景區相毗鄰,五蓮境內有204、206國道縱貫東西,交通便捷。景區內有大面積的森林植被和野生花卉,林木覆蓋率達70%以上,豐富絢麗,具波瀾壯闊之美。這裏不但是齊魯最大的野生藥庫,而且野生花卉種類繁多,達4000余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野生杜鵑花自然保護區,其花色之麗、品種之多、面積之廣,實為罕見。
浮雲山風景區:
位於日照市莒縣城西,距縣城8公裏。有三峰,北為“佛來峰”,西為“浮來峰”,南為“飛來峰”。三峰鼎峙而又拱圍相連,唯東面略微開敞。三峰名稱的由來,有神話傳說雲:遠古時代,有位神仙雲遊到此,見沭河壹帶土地肥美,碧水長流,桃紅柳綠,景色宜人,美中不足的是缺乏青山點綴。於是,他便從遠處挾來壹山安放在此,即“佛來峰”。後來水神漂遊到此,見獨峰聳立,孤單無侶,也施展法力,從水上漂來壹山與佛來峰相依為伴,即“浮來峰”。兩峰相聯不成格局,壹夜之間不知又從何處飛來壹山,坐落在兩峰南面作為屏障,即“飛峰”。於是,三峰聳峙,如龍蟠虎踞,迤邐連綿。世代相傳,人們把三峰統稱浮來山。神話傳說,固不足信,但是從山上多次發現的三葉蟲化石和其它海生動物化石來看,早在4億年前的古生代奧陶紀,浮來山確實曾淹沒在汪洋大海之中,並沈積了深厚的巖層,海水退去之後浮現於世,便形成了現在的浮來山。浮來山因其獨特的地質構造,2001年又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成為我省的四大地質公園之壹。
三、青島與日照:
青島:
(1)青島,山東省地級市,國家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簡稱青,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青島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新壹線城市、經濟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國際性港口城市、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幸福宜居城市, 被譽為“東方瑞士”。
(2)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地處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 東北與煙臺毗鄰,西與濰坊相連,西南與日照接壤; 青島因地理位置優越繼而1891年清政府駐兵建置,1897年德國租借建設港口和鐵路,青島因“壹港壹路”而興,擁有國際性海港和區域性樞紐航空港,是實施海上絲綢之路、履行國家壹帶壹路戰略重要的樞紐型城市。
(3)青島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海濱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青島作為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是國務院批準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核心區域龍頭城市。截至2017年,青島總面積11282平方公裏,轄7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有1個國家級新區(青西新區),總人口920.4萬。2016年,青島地區生產總值10011.29億元,增長7.9%,人均GDP達到109407元。
(4)青島擁有道教名山嶗山、棧橋、五四廣場、八大關、青島奧帆中心等著名景點。老舍、聞壹多、洪深、沈從文等名人曾在青島講學;駐有山東大學(青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院校。
日照:
(1)日照,山東省東南部的壹個地級市。日照,周為莒地,秦屬瑯琊郡,西漢置海曲縣,三國魏時屬城陽郡並於莒,北魏置梁鄉縣。隋時歸莒縣,屬瑯琊郡,唐、宋屬密州。1087年(宋元佑二年)置日照鎮,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始設日照縣,屬益都府莒州。元明沿襲。清屬沂州府。1989年6月,日照升格為地級市。
(2)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25′~ 119°39′,北緯 35°04′~ 36°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南北長約 82 公裏,東西寬約 90 公裏,總面積 5358.57 平方公裏。
(3)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日照市橫跨膠南隆起、膠萊坳陷和沂沭斷裂帶三個Ⅲ級構造單元,出露地層齊全,構造復雜,巖漿活動強烈,形成了較為豐富的非金屬、地下水、礦泉水等礦產資源。
(4)2015年,全市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70.8億元,是“十壹五”末的1.63倍,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8110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9330美元,比上年增長6.9%,是“十壹五”末的1.58倍,年均增長9.6%,全年經濟運行呈現逐季回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