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日常的漁家美食,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

日常的漁家美食,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

小時候並不知道世界那麽大,好像出門就能見到海,餐餐都有魚吃是壹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島上的生活緩慢又安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逃離了這片海,去見識更大的世界,留下來的祖祖輩輩還在持續著原始的生活節奏。

頓頓有魚,長大後才發現這是壹種多麽奢侈的舌尖幸福。

天氣好的話,家家戶戶都會曬魚,簡單來說,直接將魚切開,來回沖洗好幾遍,均勻的撒上海鹽,直接掛在繩索上快速風幹,蒸壹蒸就可以食用了。

新鮮的魚接受了陽光的洗禮,變得鮮鹹,肉質緊實,容易下飯,營養價值比較高的要數鰻魚幹了。鰻魚幹剛蒸出來香氣噴噴,讓人忍不住流口水。

鰻魚幹燒肉,鰻魚和豬肉的結合實在是妙不可言,豬肉的油份滲入魚幹,香裏透著鮮味,壹碗白米飯,壹道鰻魚幹燒肉就足矣。

剩下的湯汁怎麽舍得丟棄,可以用來做蘸料,直接拌飯,當然,沾海蜇皮是最好不過了。

單純的海蜇皮看上去淡淡的,毫無味道,然而沾上鰻魚湯,那滋味就完全不同了,咬起來脆爽可口,滿口生津。

這個島上相傳是大黃魚的故鄉,但是現在的野生大黃魚是很少見了,更多的是養殖大黃魚,大黃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價格不菲。

據《本萆綱目》記載,黃花魚“甘平無毒,合蒓菜作羹,開胃益氣。晾幹稱為白鯗,炙食能治暴下痢,及卒腹脹不消,鮮者不及”。大黃魚與其他魚的肉質比較來,更軟綿嫩滑,魚肉組織柔軟,宜於消化吸收。最妙的在於它的“蒜瓣肉”沒有碎刺,最適合老人、兒童和久病體弱者食用”。

紅燒大黃魚香濃味美,魚肉嫩滑,湯汁濃郁,是壹道邀友宴客的好菜,平常人家壹般可不會吃它。

也會直接撒點生姜,撒點鹽做清蒸處理。

之前讀書的時候,發現同學們都喊著要壹盤叫“香煎小黃魚”的菜,可是壹看,這明明是“小梅童”啊。小梅童價格就實惠很多了,要麽清蒸,要麽紅燒,非常常見,當然肉質和小黃魚,大黃魚不能相提並論。

清蒸的時候可以選擇放幾滴醬油,或者只撒海鹽以保持原食材的鮮美。

鯧魚價格在20~30元壹斤左右,鯧魚的膽固醇含量也低於壹般的動物性內臟,肉厚,刺少,味道佳。通常清蒸,紅燒或者雪菜炒鯧魚,雪菜清爽利落,使得這盤菜鮮鹹可口。

除了這麽多魚,當然也少不了蝦,活蝦晶瑩透亮,但熟後呈紅色。這是為什麽呢?

這是因為在蝦裏,蝦紅素的細胞最多,遇到加熱時,蛋白質被破壞,變性和蝦紅素分離,其他的色素遇到高溫就分解掉了,只有蝦紅素不怕熱,不會被破壞,因此顏色就變成橙紅色。

養殖的明蝦蝦殼薄,剝起來略微費勁,會連帶著些許蝦肉,蝦肉嚼勁足。

與養殖的明蝦相比,活皮蝦來自冷水近海區,新鮮從海底打撈上來,外殼較硬,容易剝,丟清水裏隨便壹煮,嘗起來也帶有壹股天然海水鹹鮮味。

有壹種海魚叫黃鮚,這是我們方言的叫法,實際上叫做黃鯽。這種魚的特點從它的外號就能知道“刺包魚”。就是個子小,肉薄,刺很多,根本不可能把刺剔除去。

其實刺越多,魚就越鮮。可見,黃鯽魚然的口感和鮮度是非常好,清蒸時還有黃油不斷滲出來,味道很鮮美。

除了清蒸,最好的方法是油煎。先將黃鮚內臟清理幹凈,刮鱗洗凈, 擦幹水分. 撒上適量鹽,使鹽分布均勻,腌制10分鐘以上。鍋內放適量花生油,待油溫在四成熱時放入魚,用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出鍋即可。香鮮有嚼頭,口感很好。

海瓜子是壹種白色的小蛤蜊,大小如南瓜子。肉細嫩,味道極鮮,營養豐富。海瓜子在2月份和8月份這兩個月最佳,此時的海瓜子頭大脂厚,體黃,味道鮮美,我們家買的這個海瓜子肉已經比較瘦了。炒瓜子的時間非常短,最多壹分鐘,只要開口就可以出鍋了。

活捉壹個小章魚,又叫望潮,據說潮汛來臨時,它的觸手會上下搖動,漁民可因此判斷潮水的漲落來。小章魚軟弱無骨,用吸盤似的八腳四處爬行,直接在鍋裏煮了,剛蒸出來的小章魚咬上去溜溜的,味道最為原始,肉質白皙,熟透的望潮好像壹朵盛開的花,八個爪子變成了八個大小壹致的花瓣。把它切條,蘸醬油即可食用。

米魚肉鮮嫩似黃魚,無腥味,肉質能和野生大黃魚相媲美,營養價值高的是米魚膏,是食物中的大補,就是魚油,含豐富的DHA和EPA,有利於大腦發展。

清煮白水蝦的味道比之前蝦的味道好多了,越是簡單的料理,越能嘗出食材的真美味。

玉禿,因為它長得像舌頭,又叫舌頭魚,其肉質細膩爽滑鮮嫩,只有中間壹根魚脊骨,刺少肉多,由於生活在深海裏,腥味少,特別適合清蒸,不用放料酒只放姜就可以。殺玉禿的時候,玉禿背部的皮要去掉(比較難去),另壹面的魚鱗也要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