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雨水,讓這個季節的江水渾黃、焦急、不安。站在江邊的堤岸線上,腳下是翻騰著憤怒的漩渦,浪花飛濺,時而回轉,時而咆哮。沿江兩岸鋪設著平整光滑的石板路,碧綠挺拔的旅人蕉、柔美浪漫的鳳尾竹、大朵大朵的扶桑花安安靜靜地站在石板路旁,更多的熱帶樹種:大葉榕、小葉榕、木棉、大青樹伸展開來,路兩旁的枝葉頂端在天空上握手言和,形成了天然的“遮陽傘”。
這條長約五公裏的江邊林蔭路,是六庫人文與自然和諧的重要地標。
每當夜幕降臨,綿綿沙沙的雨聲輕叩窗欞,遠處的群山環抱著半山腰上星星點點的燈光,伴著雨聲入睡,壹夜香萌。
怒江的環境宜人,屬於亞熱帶山地森林氣候。海拔在800-3000之間,負氧離子含量較高。我的支教學校海拔在826米。現在的季節,白天日照充足,溫度較高,溫度為28度左右;夜晚涼爽舒適,氣溫在21度左右。
清晨,總是被窗外的鳥鳴聲叫醒。旺盛的雨水、濃烈的陽光給了這裏的樹木花草以無盡的力量,也給了鳥兒快樂飛翔的空間與時光。
我會第壹時間把頭探到窗外,努力地呼吸著清新自然的氣息,而眼前的群山,雲霧彌漫開來,潔白,如玉般美麗。
踩著清新自然的風,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每壹個早晨,我都是滿懷著快樂的心境走在校園的小路上。耳麥裏面清透自然的輕音樂按摩著我的心跳,周遭的安靜與遠處的風景也讓我不舍得離開。
當太陽慢慢地從雲端裏露出微笑,輕輕地推開薄薄的雲絲,也是我收斂心情準備工作的時候了。
傍晚,壹定是去江邊散步,感受少數民族地區獨有的文化氛圍。
壹條怒江把六庫分成江東、江西兩個區段,於是就有幾座鋼索吊橋連接兩岸。向陽橋旁的傈僳族舞蹈、民間團體的自由歌唱,依舊保留著本民族的特色。他們不分年齡與性別,音樂響起,就會不約而同地牽起手來,踢踏踢踏地載歌載舞。
怒江,這個多民族聚居地,漢族只占百分之八,少數民族有傈僳族、白族、怒族、普米族、獨龍族等十幾個民族,他們的姓氏也很有趣。比如學生:密小棉、怒小紅、娜春梅、勞力……
怒江的飲食結構比較簡單,米線、洱絲、洱塊、豌豆粉、粑粑等民族特色的主食依然是大街小巷的主力軍。剛剛到怒江的時候,按照高德導航的指引,我找到了美食排名第壹的“孔雀傣鄉”,品嘗正宗的傣族風味。
正值午飯時間,這裏已經坐滿了人。矮矮大大的餐桌,四角小木凳,擠擠挨挨地,壹大家子人,桌子上擺著叫不上名字的吃食。我湊過去,好奇地問詢它們的名字,壹位笑瞇瞇的老人家喃喃地說了好多,雖然聽不懂,我還是微笑著看著她。
點了肚撒、帕哈煎蛋、檸檬魚、米線,和泰國菜的味道壹模壹樣。
傣族是泰國、老撾的主體民族,占泰國總人口的40%,傣族還是緬甸的第二大民族。傣族在中國境內***有126萬人。
怒江的大街小巷裏,很難得見到踩單車的人。這裏的道路和建築都是依江相伴,而兩岸就是巍巍的高山,平坦寬闊的空間極少,路窄坡陡。初到此地,我在壹處陡坡上遇到塞車,傾斜60度狹窄的小巷裏,我不停地踩油門,以防溜坡,緊張得手心裏都是汗水。
在這裏走路時,也是在陡坡上行或者下坡。開始時,會導致小腿肌肉酸痛,做過手術的腰椎也很不舒服,但是,由於上坡時的拉筋動作,我經常在夜晚小腿抽筋的毛病消失了。
出了學校的大門,左轉,就是排路壩的芭蕉河。壹年四季都有清澈透明的山泉水疾馳而過,嘩啦嘩啦地沖刷著河底大大小小的鵝卵石,濺起壹朵朵白色的水花,而岸邊就是壹個小集市。
雨水豐盈的時候,每天都會有山裏人在路邊擺上壹袋袋剛剛采來的蘑菇出售,也有傈僳族的老奶奶用籮筐盛著熱熱的玉米粑粑。蔬菜水果都是天然生長,不施農藥,綠葉子上面都會有壹些小小的蟲洞。
由於沒有大片平整的地面,這裏的農作物品種不多。當屬玉米、土豆、紅薯等主食最為好吃了。而這裏的豆制品原汁原味的豆香,也遠近馳名。妳可以想象,壹塊熱氣騰騰的水豆腐,上面撒滿本地的小香菜碎、香蔥末,拌上芝麻油、生抽、陳醋,青白欲滴,秀色可餐。
周末時候,幾個珠海來的同事會結伴出遊。末了,再品嘗壹下當地的特色美食。比如,傈僳族的“彩虹飯”:
手抓飯和同心酒,是傈僳族待客的最高禮節。手抓飯用大米與包谷砂、或豆米、蕎米混合在壹起煮(蒸)熟,盛在簸箕上,蓋上烤乳豬肉、雞肉塊、雞蛋、臘肉、竹葉菜、菌子、木耳、花生、涼拌野菜、洋芋、洋絲瓜等各種肉和蔬菜。
當然,怒江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多民族聚居的特點,使這裏的某些地方從原始社會直入現代社會的彈跳式進化,所以,各個方面千頭萬緒、任重道遠。
珠海對於怒江的幫扶工作,屬於全方位覆蓋。企業、醫療、教育、政府部門都有各自的人員組成扶貧工作隊,還有大批扶貧專項資金跟進。
[雲南支教劄記]目錄
豆腐鯽魚
用料
鮮活鯽魚2條(約400克),菜籽油200克,豆腐1塊,郫縣豆瓣100克,紅辣椒粉50克,花椒粉10克,花椒5克,老姜20克,大蒜10克,蒜苗20克,味精5克,精鹽適量,料酒適量,水豆粉適量。
制作方法
1.鯽魚去鱗剖殺洗凈,魚身兩面各斜剖三刀,抹壹點鹽待用;郫縣豆瓣用刀鍘細;老姜洗凈切成指甲片;大蒜切成小片;蒜苗洗凈切成段。
2.豆腐切成6厘米長、3厘米寬、1厘米厚的長方塊,用開水煮5分鐘,移至微火上待用。
3.炒鍋下油50克燒至六成熱,下鯽魚兩面煎黃起鍋。炒鍋洗凈下油150克燒至五成熱,下郫縣豆瓣、姜片、蒜片、花椒、紅辣椒粉,南出紅油香味,摻湯再放入魚、豆腐、料酒、味精、蒜苗同燒入味。用筷將魚夾出放在大窩盤內,鍋內下水豆粉勾芡,然後將豆腐淋在魚面上,撒上花椒粉即可上桌。
特點 魚肉細嫩,豆腐滾燙嫩而不爛,麻辣鮮香。
西湖醋魚的來歷
*"西湖醋魚"又叫"叔嫂傳珍"。相傳古時有宋姓兄弟兩人,滿腹文章,很有學問,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為生。當地惡棍趙大官人有壹次遊湖,路遇壹個在湖邊浣紗的婦女,見其美姿動人,就想霸占。派人壹打聽,原來這個婦女是宋兄之妻,就施用陰謀手段,害死了宋兄。惡勢力的侵害,使宋家叔嫂非常激憤,兩人壹起上官府告狀,企求伸張正氣,使惡棍受到懲罰。他們哪知道,當時的官府是同惡勢力壹個鼻孔出氣的,不但沒受理他們的控訴,反而壹頓棒打,把他們趕出了官府。回家後,宋嫂要宋弟趕快收拾行裝外逃,以免惡棍跟蹤前來報復。臨行前,嫂嫂燒了壹碗魚,加糖加醋,燒法奇特。宋弟問嫂嫂:今天魚怎麽燒得這個樣子?嫂嫂說:魚有甜有酸,我是想讓妳這次外出,千萬不要忘記妳哥哥是怎麽死的,妳的生活若甜,不要忘記老百姓受欺淩的辛酸之外,不要忘記妳嫂嫂飲恨的辛酸。弟弟聽了很是激動,吃了魚,牢記嫂嫂的心意而去,後來,宋弟取得了功名回到杭州,報了殺兄之仇,把那個惡棍懲辦了。可這時宋嫂已經逃遁而走,壹直查找不到。有壹次,宋弟出去赴宴,宴間吃到壹個菜,味道就是他離家時嫂嫂燒的那樣,連忙追問是誰燒的,才知道正是他嫂嫂的傑作。原來,從他走後,嫂嫂為了避免惡棍來糾纏,隱名埋姓,躲入官家做廚工。宋弟找到了嫂嫂很是高興,就辭了官職,把嫂嫂接回了家,重新過起捕魚為生的漁家生活。*
古代有人吃了這個菜,詩興大發,在菜館墻壁上寫了壹首詩:"裙屐聯翩買醉來,綠陽影裏上樓臺,門前多少遊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歸尋張翰鱸(譽西湖醋魚勝過味美適口的松江鱸魚),魚美風味說西湖,虧君有此調和手,識得當年宋嫂無。"詩的最後壹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魚"創制傳說。*
西湖醋魚的燒法
配 料:
活草魚1條700克、姜末1.5克、白糖60克、醋50克、紹酒25克、濕澱粉50克、醬油*75克。*
制作方法:
1、將草魚餓養兩三天,促其排盡草料及泥土味,使魚結實。宰殺去掉鱗*
鰓、內臟,洗凈。
2、把魚身劈成雌雄兩爿(連背脊壹邊稱雄爿,另壹邊為雌爿),斬去魚牙,在雄爿上,從頜下4.5厘米處開始每隔4.5厘米斜片壹刀(刀深約5厘米),刀口斜向頭部(***片五刀),片第三刀時,在腰鰭後處切斷,使用魚分成兩段,再在雌爿脊部厚肉處向腹部斜剞壹長刀(深約4至5厘米),不要損傷魚皮。
3、將炒鍋置旺火,舀入清水1000克,燒沸後將雄爿前後兩面相繼放入鍋內,然後,將雌爿並排放入,魚頭對齊,皮朝上,蓋上鍋蓋。待鍋水再沸時,揭開蓋撇開浮沫,轉動炒鍋,繼續用旺火燒煮,前後***燒約3分鐘,用筷子輕輕地紮魚的雄爿頜下部,如能紮入,即熟。炒鍋內留下250克湯水(余湯撇去),放入醬油、紹酒和姜末調味後,即將魚撈出,裝在盆中。
4、在炒鍋內的湯汁,加入白糖、濕澱粉和醋,用手勺推攪成濃汁,見滾沸起泡,立即起鍋,徐徐澆在魚身上,即成。
麻辣水煮魚
方法如下:
原料準備: 鯉魚、花椒面、花椒、辣椒面、辣椒(剪成約2厘米的小段)、糖、鹽、味精、豆芽、色拉油(最好不用花生油)、料酒
器具準備: 刀(快刀)、鍋(鐵鍋)、盆(深盆)
開做: 1、把魚洗幹凈,註意魚肚子內壁的黑膜壹定要去幹凈,然後從尾處片開,把魚壹剖為二,把魚骨取出,從尾部開始片片兒,魚片以大而薄為最佳。
2、把片好的魚片加入適量的鹽、花椒面、辣椒面,拌均。為了提鮮,放入少許糖和味精,加少量料酒(最好黃酒),腌制20~30分鐘。
3、將洗好的豆芽洗好,在開水裏過壹下,撈起備用。
4、鍋內放大量油(LD看了好心疼),待油9成熱後,先放入腌好的魚頭,炸熟後放入盛有豆芽的盆內,然後接著在油鍋內放入適量的魚肉,滑開後撈至盛有豆芽的盆內,直至把所有魚肉滑完。
5、將花椒放入鍋內炸至8成熟的時候,放入辣椒段兒,待辣椒炸至深紅色,將整個鍋中的油倒至盛有豆芽及魚肉的盆中,剎時廚房內就彌漫了水煮魚的香味,完成。
蜜汁照燒大塘虱魚
材料:大塘虱魚1條(買時吩咐兩邊起肉,骨和頭可用豉汁蒸來吃)、豉油雞汁(味道挺像烤鰻汁)、燒烤汁
魚肉中間切開,分為兩條,用2匙豉油雞汁、1匙燒烤汁、1匙老抽、1匙半糖、1小匙料酒、1小匙味精入味
腌制2小時以上取出,放在烤架上,置焗爐中間,用200度左右烤約20分鐘(無焗爐可用不粘鍋慢火兩邊煎) 兩邊不時取出塗上腌汁和糖膠,重復兩次,烤至兩邊幹身顏色棕紅便可
色香辣夠味蔥辣魚條
主料: 鯉魚(草魚、桂魚、鰱魚均可)600克,凈蔥50克,幹辣椒10個。
調料:植物油800克(實耗約120克),香油12克,凈姜15克,醬油40克,鹽5克,料酒30克,味精5克,湯260克,白糖少許。
制法:1.魚去鱗、鰭、鰓和內臟,洗凈,再將脊骨去掉,弄成寬1.5厘米、長4厘米的條。蔥剖開切6厘米長段,姜切片,幹辣椒去籽。好收拾好的魚用7克姜、10克蔥、5克鹽、15克醬油、20克料酒拌勻後,腌60分鐘左右,然後將汁控去。
2.用炒勺將植物油燒到8成熱,把魚條下入,炸成8成熟後撈出控油。
3.炒勺上旺火燒熱,註入植物油25克,將蔥、姜稍煽後倒入湯加幹辣椒、白糖和余下的醬油、料灑把炸好的魚條也放進去,用火煽待汁濃澆入香油即成。吃時挑去蔥、姜。
風味特點:色澤紅潤,味香鮮辣
五柳黃花魚
原料:黃花魚1條(約600克),紅辣椒、蛋黃各1只,蔥1條,五柳料100克,生粉適量,糖醋汁1杯。 調味料:鹽3/4茶匙,胡椒粉少許。
做法:1、將黃花魚打鱗、去鰓及內臟,洗凈擦幹水。2、蛋黃打散,加入調味料和少許生粉拌勻,將魚身內外抹勻,拍上幹生粉。3、燒滾油,用中火將黃花魚炸至香脆,呈金黃色後上碟。4、紅辣椒、蔥分別切絲,五柳料飛水候用,燒熱鑊,倒入糖醋汁,加入紅椒絲、五柳料煮滾,用生粉加水推成薄芡,淋於魚身上,面上撒蔥絲即成。
貼士:1、五柳料是由蕎頭絲、酸姜絲、木瓜絲、冬瓜絲、紅蘿蔔絲等組成,去雜貨鋪可買到。2、糖醋汁制法可參照做糖醋排骨的做法。
紅燒黃花魚
原料:黃花魚1000克,豬肥瘦肉、青蒜、青菜各100克,鮮姜10克,大蔥15克,紹酒20克,醋15克,醬油10克,芝麻油10克,花生油250克,精鹽7.5克。
做法:1、將活黃花魚刮去鱗,掏凈內臟及鰓,洗凈。在魚身兩面剖上斜直刀,用精鹽腌漬。2、豬肥瘦肉切絲、青菜切段。3、炒鍋內加花生油、中火燒至六成熱(約150℃)、用蔥段、姜片偏炒幾下,倒入肉絲偏至斷血,放入紹酒、醋,加入醬油、清湯、精鹽燒至沸,將魚入鍋內小火熬燉20分鐘,撒上青菜、青蒜,淋上芝麻油盛湯盤內即成。
特點:魚肉軟綿,爛而不糜,湯汁醇厚。
雪菜黃魚湯
原料:魚1條,雪菜100克。
調料:熟豬油、料酒、味精、精鹽、蔥各適量。
做法:1、黃魚剖開洗凈,分別在魚身兩側剞上波浪花刀,雪菜切成末。2、炒鍋置旺火上燒熱,投入黃魚,煎至兩面金黃,倒入酒,加蓋燜壹下,再加清水,用旺火燒沸,加蓋用文火燜10分鐘,至湯呈乳白色時加入雪菜、精鹽和蔥段,再用旺火燒沸,下味精,起鍋裝入大湯碗中即可。
特點:湯汁乳白,魚肉肥嫩,鮮爽可口。
瓤餡黃花魚
原料:黃花魚1尾,豬肉100克。
調料:油、料酒、蛋清、澱粉、味精、湯、蔥、姜、蒜、鹽、明油各適量。
做法:1、黃魚剔出大刺,洗凈肉泥加調料調好口味,裝入魚腹中。2、魚放盤內,加料酒、蔥、姜、蒜烹鍋,湯沸調好口味,勾芡、淋明油,澆在魚身上。
特點:清香鮮嫩。
乳白黃魚湯
原料:大黃魚1條,鹹菜末100克,鹽、料酒、味精、蔥、姜、胡椒粉、豬油、清水各適量。
做法:1、黃魚宰凈,用刀在背部兩面肉厚處略劃幾刀。2、炒鍋加入豬油,燒熱時,將黃魚下鍋兩面稍煎,烹入料酒,加蓋略燜片刻,加入清水、蔥段、姜末,隨後加鹽、味精、胡椒粉,用大火燒後,改小火燒5分鐘,待湯汁呈乳白色時,淋豬油,倒湯碗中即可。
香烤黃花魚
原料:冰鮮黃花魚1條,蒜瓣、醬油、鹽、生粉各適量。
做法:1、先給黃花魚洗個小澡。2、切好蒜瓣,撒在魚上,擦壹些鹽花,倒壹些醬油,抹壹遍生粉。3、黃花魚放在碟子裏,不包保鮮膜,光著魚身,調好微波烤的功能,時間隨自己對魚的軟硬程度的喜好掌握。
黃花魚的營養價值
黃花魚營養豐富,鮮品中蛋白質含量高,鈣、磷、鐵、碘等無機鹽含量也很高,且魚肉組織柔軟,宜於消化吸收。最妙的在於它的“蒜瓣肉”沒有碎刺,最適合老人、兒童和久病體弱者食用。
《本萆綱目》記載黃花魚“甘平無毒,合蒓菜作羹,開胃益氣。晾幹稱為白鯗,炙食能治暴下痢,及卒腹脹不消,鮮者不及”。
魚頭的七種吃法
湘菜:洞庭魚頭王
古人雲:“鱅之美者在於頭”,民間也有“鱅魚頭,肉饅頭”壹說,是歷來被美食家所推崇的魚頭之壹。
洞庭魚頭王,選用的正是洞庭湖特大鱅魚(俗稱雄魚)頭。洞庭湖天然生長的鱅魚,以其大且富含膠質,腦滿肉肥,加上地道的剁辣椒,再配上黃辣椒、紅辣椒、瀏陽豆豉、秘制香油、姜片、紅蔥等配料,猛火蒸制約30分鐘,色香味俱佳的“洞庭魚頭王”即烹制好。
川菜:川醬焗魚頭
聰明胖魚頭這個得意的名字,是魚頭與豬腦惟妙惟肖的搭配。泡椒、魚頭、豬腦壹起蒸20分鐘,就做出這碟聰明魚,肉質還細嫩鮮滑。
川菜聞名於天下,沒有其佐料之功,就沒有川菜之味。川醬做法,配料用的金華火腿、幹貝、蝦米等用紅油炸香,而魚頭要事先用味料腌十分鐘,用新油炸制金黃,壹起同配料焗熟。魚頭已成片狀,與其他賣相有些出入,但味道幹香、微辣。
江西菜:魚頭豆腐煲
江西人的瓦缸煨湯,完全采用民間傳統煨湯方法,以瓦罐為器,通常將選料放入壹米方圓的大瓦缸內,以硬質木炭火恒溫煨制達7小時以上。原汁原味的魚頭的煮好後,打開鍋蓋,就有壹陣清香撲鼻而來。師傅選用本地的淡水魚頭,在鍋裏拉油,燉40多分鐘,中途不用揭開鍋的。配上久煮不爛的江西硬豆腐和野百合粉,味道香鮮。此瓦缸之妙處在於土質陶器,秉承陰陽之性,久煨之下原料鮮味及營養成分充分溶解於湯中,其味鮮香淳濃,飲後令人久而難忘。
潮州菜:普寧豆醬煮魚頭
豆醬是潮汕地區傳統調味品,以普寧所產為最佳。金城潮州餐廳的師傅獻上這道魚頭,講究保持魚頭的鮮、甜、滑,雖然普寧豆醬質醇味香,但也不能蓋過魚頭的本味。師傅選用水庫大魚頭,先把南姜、豆醬炒香,放魚頭和上湯煮壹下,最後放潮州小芹菜。魚頭鮮而不腥,嫩而不生,清而不淡。
客家菜:鮑汁焗魚頭
師傅將魚頭先腌制好,加雞粉用菜油炸魚頭十分鐘,炸制香酥。埋鮑汁煮3分鐘,讓魚頭吸收鮑魚的香味。可吃到兩種口味:表皮是鮑汁味,裏面卻是魚的鮮味。
泰國菜:泰式咖喱魚頭
師傅先用扒爐將魚頭、姜蔥爆香,焗到八成熟,再放咖喱煮三四分鐘,最後放入雞蛋清即可。雖整個魚頭烹飪過程所需十分鐘,咖喱的濃香過後,充分帶出了魚頭肉的清甜。
-東坡鯿魚
東坡喜食鯿魚,曾有詩贊其味美。詩曰:“曉日照江水,遊魚似玉瓶。誰言解縮項(鯿魚亦名縮項魴),貪餌每遭烹。杜老當年意,臨流憶孟生。吾今又悲子,輟筋涕縱橫。”他壹到黃州,就對這裏的鯿魚產生了興趣,常與潘生(大臨)等垂釣江上,釣鯿野炊。 當時如何烹制,現已無法知道,按現今黃州的傳統作法,用這種鯿魚紅燒、清蒸、油燜都可以,而且 都味道鮮美。
東坡鯿魚
清蒸原料:
鮮鯿魚壹尾(約重1000克),熟火腿,水發,凈冬筍,雞油,豬油,雞湯,味精,紹酒,精鹽,胡椒粉,蔥結,姜塊。
制法(1)將魚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凈,在魚兩面剞花,撒上精鹽,盛入盤中。香菇(去蒂洗凈)和熟火腿切成薄片,互相間隔著擺在魚上面。冬筍切成柏葉形薄片,鑲在魚的兩邊,加蔥、姜(柏松)和紹酒。
(2)鐵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燒熟,泌入蒸魚的湯汁,下雞湯燒沸,加入味精、雞油,起鍋,澆在魚上面,撒上胡椒粉即成。
油燜原料:
鮮鯿魚壹尾,豬肥膘肉,水發玉蘭片,豬油,芝麻油,味精,白糖,紹酒,醬油,紅辣椒,精鹽,小蔥,姜末。
制法:(1)將魚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凈,在魚身兩面剞斜十字刀紋(每面剞五、六刀),用醬油抹魚身,腌漬五分鐘。豬肥膘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都切成壹寸長的粗絲。
(2)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燒至八成熟,將魚下鍋,用勺撥動翻面,待魚兩面炸成淡黃色時撈出。
(3)原炒鍋倒去余油後置旺火上,放入肥膘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炒兩分鐘,至蔥散發出香味時,再將魚下鍋,加入紹酒、姜末、醬油、白糖、味精、精鹽、清水、燜燒三分鐘,待魚汁漸濃,即移置微火上,加蓋燜八分鐘至魚已透味、湯汁濃稠時,再端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繼續燜二分鐘,起鍋盛盤即成。
此菜淡色有光澤,皮酥滑,肉肥嫩,汁稠濃,味鮮美,鹹甜中略帶辣味。
紅燒原料:
鮮鯿魚,水發玉蘭片,熟豬油,芝麻油,味精,白糖,濕澱粉,紹酒,醬油,蔥花,姜末。
制法:(1)將魚去鱗、鰓,剖去內臟洗凈,在魚身兩面剞斜十字刀紋(每面剞五、六刀)。玉蘭片切成薄片。
(2)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燒熱,把魚下鍋兩面煎黃,加入紹酒、姜末、醬油、精鹽、蔥段、玉蘭片、清水等壹起烹燒。
待湯汁燒沸後,移至中火上燒十分鐘至魚透味,再端鍋置旺火上,繼續燒至三分鐘,直到湯汁稠濃,即將魚起鍋,盛入盤內。
(3)將原炒鍋連湯汁置旺火上,下味精、白糖,用濕澱粉調稀勾芡,放入熟豬油,起鍋,澆在魚面上即成。
此菜色澤金黃,脂肪肥厚,肉質細糯,油潤爽滑,味道異常鮮美。
魚生的三種炮制新法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魚生食法是從日本來的舶來品,其實這種品嘗魚類最新鮮的美味吃法出自我國。日前,在壹艘中西結合的珠江夜遊船上,女模特們身著唐代服飾、在充滿迷幻光影的背景下邁著款款“貓步”,展示出壹道道用挪威三文魚制作的新式魚生佳肴,讓記者了解魚生的“前世今生”,重新感受壹種經典與時尚、中華文化與西方食材結合的美味體 驗。
魚生的前世
魚生在中國史書記載中稱為“膾”或“鲙”。中國魚生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中國食魚生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歷經眾多朝代,數度興盛,形成了豐富的魚生飲食文化。
隋唐時期,出現了用香柔花葉或金橙絲調制魚膾的新法,用這兩種調味料調制成的魚膾都稱做“金齏玉膾”。傳說隋煬帝楊廣曾贊美“金齏玉膾,東南佳味也”。
而唐代是食膾盛行的朝代。“在唐代,食魚生的習俗曾經達到過壹個飲食文化的高峰”。中國著名烹飪史學家、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教授熊四智先生說。“作為當時飲食文化的壹個代表,魚生技藝在唐代廚師的手中已經成為壹門令人稱贊的絕技,在切法、調料和裝盤造型方面都十分講究。”
魚生的今生
在唐代史料關於魚生的記載中獲取了靈感,挪威海產外貿局和著名中國廚師合作開發了6道中式魚生菜式,形成現在的“唐風魚宴”,並從北京、上海“擺”到廣州。
據烹制的大廚介紹,“唐風魚宴”菜式是唐代魚生的現代演繹版,適合當今中國消費者的口味。魚生文化在唐代達到了鼎盛時期,但在以後的歷史時代中,由於河魚的衛生潔凈程度漸漸達不到要求,傳統的魚生菜曾壹度從中國人的餐桌上消失。現在,相信由於人們對美味、安全和營養豐富追求,挪威三文魚將成為新興的現代中國魚生的重要原料。
食魚生的傳統源自中國,而健康的三文魚來自挪威。挪威三文魚受到大眾的青睞,除了美味之外,還因其健康,值得壹提的是挪威三文魚富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適合人們追求健康的美食概念。
食家認為,中西結合的這股魚生食風,將有望成為廣州人食桌上的壹個主角。
唐風魚宴 魚生新法
中式芥末三文魚主料:鮮挪威三文魚絲
配料:黃瓜絲
調料:中式黃瓜芥末汁(中式芥末、美極鮮味汁、金獅醬油、香油、味精、檸檬汁)
做法:
1、將三文魚切成細絲,用檸檬汁拌勻。
2、將黃瓜切細絲備用。
3、將奇異果、臍橙切片備用。
4、將黃瓜絲、三文魚絲、隔層交替放在模具內,奇異果片、臍橙片作盤飾。
特點:造型美觀大方,味汁香辣鮮美,三文魚滑嫩。
釀皮三文魚
主料:挪威三文魚
配料:釀皮
調料:麻醬汁(芝麻醬、檸檬汁、美極鮮味汁、味精、鹽、香醋、麻醬、香油)
做法:
1、將三文魚切成薄片,釀皮切成絲。
2、將三文魚薄片包卷釀皮絲成卷即可。
特點:色澤美觀,醬味鮮香。
響鈴三文魚
主料:鮮挪威三文魚絲4兩
輔料:馬鈴薯片12~16片、廣東泡菜1兩、鮮橙皮少許、梅子少許、白蜇頭絲壹兩
做法:用壹點廣東泡菜來拌鮮三文魚可以提取三文魚的鮮美口味,加入蜇頭、馬鈴薯等配料後,彌補了三文魚給人吃時口感的不足,同時也增加了此菜的復合口味。加入橙皮和梅子,不但增香,也讓菜式美觀不少。
特點:此菜適合夏季推廣,富含維生素
~清蒸黃魚~
材料:黃魚壹條約壹斤
做法:1。黃魚洗凈去鱗去內臟;周身抹上細鹽,腌漬片刻;
2。在大盤子裏抹上壹層油,放入黃魚;鋪上蔥姜絲,加料酒,撒少量胡椒,淋入蒸魚豉油;
3。入鍋蒸約10分鐘;取出即可。
三鮮脫骨魚
色香味: 魚形完整,魚肉鮮嫩,腹藏三鮮,別具風格。
主料: 活鯉魚壹條、豬夾心肉、蝦仁、雞肫、冬筍、水發冬
輔料: 紹酒、鹽、蔥、姜、味精、醬油、白糖、熟豬油
制作:1、將鯉魚治凈,平放砧板上,在肛門處橫切壹刀,刀斷脊骨;
2、用長薄形尖刀從兩刀口處伸進,沿脊骨輕輕將骨肉割離,從鰓口處取出脊骨和內臟,洗凈瀝幹;
3、將豬肉斬成茸,放入碗加紹酒、精鹽、蔥姜汁、味精拌勻,再放入冬菇丁、冬筍丁、雞膿丁、蝦仁,伴和後從魚鰓蓋下刀口處填入魚腹。再用醬油抹遍魚身。鍋置火上燒熱,舀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約154℃)時,投入魚煎至兩面金黃,加入紹酒、醬油、精鹽,蔥姜、白糖和適量清水,加蓋燒沸,移小火燒20分鐘,淋入熟豬油,移至旺火收稠湯汁,起鍋裝盤即成。
浪花天香魚
原料:紅東星斑魚、河蝦仁、青豆、檸檬片、姜絲、蔥絲、青椒絲、紅椒絲。
調料:食用油、鹽、味精、黃酒、澱粉、上湯、蝦油鹵、生抽、白糖。
做法:1.魚剖好洗凈,正面剞波浪花刀,反面剞小牡丹花刀,然後用調料腌漬壹下。把蝦仁洗凈,上漿待用。將青豆等輔料分別用水焯熟。
2.起油鍋,燒至三成熱時,放入魚頭。保持三成熱的油溫,將魚頭慢慢浸熟後撈出,魚身也按同樣的方法慢慢浸熟。
3.另起壹口油鍋,放入蝦仁,劃熟後裝盤。將浸熟的魚也放入盤中。鍋中留少許油,放入上湯、鹽、味精、白糖、黃酒、蝦油鹵、生抽等調料,勾薄芡,淋入明油。最後把芡汁澆在魚身上,姜絲、蔥絲、青紅椒絲等輔料圍放兩邊,青豆放中間。
特色:蝦球形似浪花,魚美味可口。
浙菜——清蒸桂魚
特點色澤淡稚悅目,味似蟹肉,鮮香馥郁。
原料桂魚壹條(約重750克),熟火腿3片(25克)。 熟筍6片(60克)水發大香菇3朵,精鹽2.5克、味精1.5克,紹酒25克、熟雞油10克、姜片2.5克、蔥結1個。
制作過程
1、將桂魚剖洗凈,平放在砧板上。
2、用刀從頭至尾剖開,然後在魚背部每隔25厘米斜片壹刀,刀深至骨。
3、取大腰盤。放入桂魚,加入紹酒,姜片蔥結熟火腿片,上籠蒸15分鐘。
4、出籠後揀去蔥結,姜片,原汁潷入小碗內。
5、香菇、筍片在沸水中焯熟,在魚身兩側各放筍3片,火腿片與筍片問隔排放,香菇蓋在筍片上。
6、把原汁倒入炒鍋,加清湯、味精、精鹽和熟雞煮沸,澆在魚身上即成。
清蒸魚秘籍秘訣壹:魚的重量控制在600克左右,這樣大小的體積,擺在魚盤中,看上去美觀,而且生熟火候好把握;
秘訣二:收拾魚時,可將魚脊骨從腹內斬斷(用刀尾鋸斷),以防魚蒸熟後由於魚骨收縮而使魚的整體變形,但如果您的手藝比較生疏,不斬也行,免得還沒開始蒸,就把魚糟蹋變形。將魚收拾幹凈後,在魚體兩側抹勻豬油(清油也湊合啦),再沾少許白酒(妳也可以嘗試沾些洋酒,也許又開創出新口味);
秘訣三:將約50克肉餡拌入壹點醬油、麻油、鹽、姜末、香菇末後放入魚腹中,既可使魚味更鮮又可撐起魚腹,使蒸出的魚形體飽滿;
秘訣四:取大塊老姜,取最長段切成均勻漂亮的細長絲,將大蔥取中段(不清不白處,與姜絲等長)切絲,(為了美觀,誘發食欲)鋪在魚盤上,將魚入盤後再在魚身上撒些蔥姜絲;
秘訣五:壹定要在蒸鍋水開後,再將魚入鍋(千萬別涼水將魚上鍋蒸,那就砸鍋了。很多清蒸菜的秘訣都是水開後食物入鍋蒸);
秘訣六:蒸6-7分鐘即關火(火候是頂級秘訣);
秘訣七:關火後,別打開鍋蓋,魚不取出鍋,利用鍋內余溫“虛蒸”5-8分鐘後立即出鍋,再將預先備好的調料(醬油、醋、清油、很少的鹽或不放鹽)淋遍魚身(不能放味精,以求清淡、鮮嫩),再隨意擺上幾根散香菜後上桌開吃。
特色:
此魚嫩如豆腐、香如蟹肉,清淡爽口。如果吃的時候有旁人在座,您要將筷子盡快悄悄對準魚腹(最嫩最香的精華之處),先下手為強!
要點補充:
1、如果是清蒸蓮魚或草魚等稍大的魚(重量應控制在1000克左右),蒸的時間還可以再延長2-3分鐘,但不要太長時間。別忘了“虛蒸”招數。
2、蒸稍大的魚時,可在魚身下架兩根筷子,使魚離開底盤架空,魚身全面遇熱快熟,出鍋後,在廚房裏,悄悄把筷子撤出,別讓吃客發現妳的竅門。
3、蒸稍大的魚時,還可以將魚立起來(象魚在水裏遊動的樣子)蒸。這時,可用壹節約5厘米長的大蔥撐開魚腹,使魚平穩立住,在魚身兩側扣放兩個小陶瓷碗固定魚身(魚腹內不放肉餡)。此時,還可以在魚身兩邊各側刨三刀,並在每個刀縫處夾入壹片姜。魚蒸熟後,將小碗撤走再上桌。
4、也可以將調好的、準備最後淋在魚身上的(醬油、醋、油)汁放在壹個小碗裏,與魚壹起上鍋蒸,待魚出鍋後,將此調料也從鍋中取出,澆在魚身上,這樣的澆汁與前面的生汁相比,少了壹些生澀,魚味更溫香柔和,適合老年人和喜歡清淡者的口味
怎麽樣,這可是清蒸武昌魚的真傳秘籍大全,環環是秘訣!很多人只對肉末等看得見的細節有所啟發,事後還忘了幾點要領,其實,火候、“虛蒸”的招數可是真正的秘訣哦。有些環節妳不可改變(火候秘訣),否則就沒有高水準的味道了,但有些環節,妳可以試著(根據自己的口味和當地調料的優勢)進行改進。
不要以為清蒸魚太麻煩太麻煩了,照著這個程序親自操作壹次,您就會有很深印象了,因為它的味道會使妳無法忘記這清蒸的程序的。
魚腸蒸蛋
所屬菜系粵菜
菜肴口味鹹鮮 鮮香
涉及食材海鮮河鮮 禽蛋
原料材料:鯇魚腸(兩副)、雞蛋(三只)、油條(半條)、蔥粒(壹湯匙)、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姜汁(壹茶匙)、胡椒粉(1/4茶匙)、麻油(少許)
制作過程
壹、魚腸去油脂及魚膽,魚肝洗凈切片,魚腸剖開,用鹽及生粉洗凈,切段,滴幹水分。
二、雞蛋打散,加入魚肝、魚腸及調味料拌勻,倒入已塗油深碟內。
三、油條切薄片,放在雞蛋上,隔水蒸十分鐘取出,灑上蔥粒,贊少許熟油,即可趁熱食用。
美味酸菜魚的做法、
壹般用草魚或者黑魚為好。
2、洗魚,註意洗凈腹腔中的黑膜。
3、剪去魚翅
4、將魚切成段。
5、用手壓住魚段,另壹手拿刀貼住魚脊骨上沿推近,感覺著魚骨的位置,及時調整行刀的方向
6、拆魚骨。魚頭對切,片下的魚肉,還有剩下的魚骨……如果喜歡連骨頭壹起吃,也可以忽略此步
7、把片下來的魚橫放,沿著魚尾至魚頭的方向用刀逐壹片下,每片厚度大約5-7毫米左右。此處註意!方向不要搞反了,不然煮出來魚片會碎的
8、取壹個雞蛋,左右手倒壹倒,倒出蛋清備用
9、魚骨切成段,和魚片魚頭壹起放入盆中,加鹽攪拌,再放入蛋清抓拌均勻,靜置20分鐘~等待壹會
10、酸菜壹包兩包都可以,喜歡就多放點。
11、切酸菜,成段
12、鍋中放油燒熱,倒入切好的酸菜翻炒………………然後加入水或者高湯燒開
13、先放入魚頭和魚骨,小火燉煮5-7分鐘~樣子不太好看,呵呵!
14、下入其他的魚片,大火2-3分鐘~如果不喜歡魚頭,也可以不要魚頭的,省略...
15、放入鹽、胡椒粉、花椒粉、味精等調味,壹鍋美味的酴菜魚就大功告成了!
雪菜黃魚
色香味:動植物蛋白互補,營養豐富,下飯優佳
主料:黃魚1尾(重約750克),雪裏蕻150克,南豆腐200克
輔料:味精3克,鹽2克,胡椒粉2克,蔥5克,雞湯1000克,香菜2克,香油、油各適量
制作: 1)將黃魚凈膛後兩面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