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牌連續檢出“問題豬肉”
前不久,壹家與“海底撈、半天妖、康師傅、家樂福、大潤發”等著名企業合作的大牌肉食企業,被連續檢出“問題豬肉”,甚至存在有害健康的“五氯酚酸鈉”。
8月9日,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的抽檢信息顯示,青島市市北區泰和順海鮮苑銷售的標稱龍大美食(002726.SZ)生產的生豬肉,被檢測出五氯酚酸鈉。
五氯酚酸鈉屬於有機氯農藥,能抑制生物代謝過程中氧化磷酸化的作用,長期超標攝入對健康有較大損害,因此禁止給食品動物使用!
但龍大美食身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上市公司,年營收近兩百億,卻出現如此“重大失誤”,實在有違消費者的信任!
然而,就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9月初通報的“食品監督抽檢信息”中,龍大美食再壹次被曝出豬肉存在安全問題。
信息顯示,由龍大美食生產、在上海市東明路街道張愛蓮食品經營部出售的“豬裏脊肉、豬五花肉、豬夾心肉和豬腿肉”四種產品普遍存在恩諾沙星超標的問題,上述四種產品檢測出的恩諾沙星含量分別為436μg/kg、411μg/kg、381μg/kg、383μg/kg。
恩諾沙星雖然是合規獸藥,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明確規定,在豬肉中的最大殘留量為100μg/kg。
然而龍大美食的“問題豬肉”卻超標整整3-4倍!
但更需重視的是,此次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壹***通報了9條不合格信息,但其中竟然有4條都是龍大美食的!再加上他們在8月已被曝光出“問題豬肉”,可見他們的食品問題並非“疏忽意外”的個例!
龍大美食自稱與超1000家知名企業有合作,每年供應大量肉食到消費端,如此淡薄的安全意識令人擔憂!
公開信息顯示,龍大美食的業務主要分為“食品業務、屠宰業務、養殖業務”,2021年食品及預制菜業務收入約27億,屠宰量達641.1萬頭,生豬出欄量達39.89萬頭,實現“養殖、屠宰、食品加工”產業壹條龍。
因此這反映出壹個更深層的問題——養殖企業正大力發展“飼料、養殖、屠宰、食品加工、售賣”壹條龍產業鏈,以求實現“成本最優、利潤最大”的戰略布局,但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既是選手又是裁判,食品安全存在隱患!
行業自律需加強!
越南工商報2022年8月29日報道,廣義省多戶豬群在接種非洲豬瘟疫苗後出現停止進食,皮膚滲血等異常癥狀並大量死亡。
這就是曾“轟動壹時”的非瘟疫苗,連歐美都沒有生產出來,但越南卻宣布自己實現了“世界第壹”,沒想到很快就有538頭豬出現不良反應,並出現大量死豬的問題!
但這種情況可不止是越南有,國內許多養殖戶在面對非瘟時也曾相信“疫苗”,結果導致大量生豬死亡,損失慘重!
如2021年,重慶就成功破獲全國首例制售假劣非洲豬瘟疫苗案,該團夥將劣質過期的禽類獸藥,包裝成治療非瘟的“試驗疫苗”,並謊稱自己是上市公司的員工以騙取養殖戶信任,將大量“假疫苗”販賣給養殖戶、謀取暴利。
最終導致養殖戶生豬大量死亡,其中墊江縣包家鎮養殖戶李某某家中2000余頭生豬病亡!
因為“假疫苗”危害嚴重,甚至還會導致病毒變異,有關部門對此嚴厲打擊!農業農村部便開展了“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督查方式開展暗訪調查,壹旦發現違法線索,要積極協調公安等部門立案查處,壹追到底、徹查源頭,從嚴從重處罰。
近兩年,在嚴厲打擊與媒體報道的雙重作用下,“假疫苗”已基本從國內消失不見,但依舊有壹些所謂的“民間神yao”騙取了不少養殖戶的血汗錢,甚至導致豬場“全軍覆沒”!
因此,為推行健康養殖、維護食品安全,國家不斷加強監管,農業農村部就制定了《全國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方案(2021—2025年)》,強調要監測獸用抗菌藥使用量、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整治獸藥殘留超標!
此外,我國的食品安全監測體系也已高度完善,2021年新推動發布44項糧食領域標準,目前我國***發布糧食領域標準185項,累計達到661項!
對於消費者而言,食品安全是底線;對咱們養殖戶而言,更要將其視作豬場“生命線”!只有持續養出健康好豬,才能讓事業不斷做大!
尤其當今豬價向好,連續3月穩定在11-12元/斤區間,養殖戶每頭豬可賺700-900元!並且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去年豬價低迷,壹頭豬賣出去還要虧五六百元甚至更多!我們當前的養殖利潤來之不易,穩固經營才能長久創收!
因此,“保護豬場安全、維護食品安全”也需要我們每個從業人員的自覺與警惕,不輕信三無產品、不濫用獸藥,再“神奇”的假藥也終歸是假藥,危害豬肉安全者反倒應該被咱們壹致抵觸與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