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黃燜羊肉裏,“黃”指的是什麽調料?

黃燜羊肉裏,“黃”指的是什麽調料?

我們國家的美食博大精深,民以食為天,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食材在人們的巧手中,變幻出不同的奇妙美味,而這份智慧就凝聚成了精彩紛呈的烹飪方法,對於各種不同的食材,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做法,象“煎,炒,炸,燉,煮,煨,燒,燜,溜,蒸,烤,煸等”,而各種各樣的烹飪手法,就會呈現出不同的美味。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燜,就是其中的壹種,也是很常見的壹種,就是把食材經過煸炒或者過油炸後,加水,調料燜至軟爛的壹個過程,比較淺顯易懂,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做法有“紅燜”和“黃燜”兩種,羊肉中加入糖色,紅曲粉,老抽等上色的調料進行燜煮,出來的成品發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紅燜”的烹飪方法,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黃燜”,羊肉成品則是淺黃色或者淡紅色。

而大家更為好奇的應該是這個黃燜羊肉中的黃到底是什麽意思?而我們最直觀的理解就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常見的黃燜雞,黃燜羊肉等,它們有壹個***同的特點就是,成品最後所呈現的顏色就是淺黃色或者淡紅色,其實是羊肉經過熟化出現的自然顏色,只不過每個地方在烹飪過程中,提菜品顏色時,用到的調料不壹樣,做出的成品則或深或淺稍有差異。

而我理解的“黃”有以下幾點。

(1)黃燜的做法,與我們煮魚湯,骨頭湯的道理壹樣,都是先把食材煎炒或者油炸壹下再沖入熱水燉,這個煮的過程,經過沸騰水的不斷撞擊,才能充分有效地把湯中的膠原蛋白和脂肪沖擊成“小油滴”,加上脂肪比水輕,自然飄浮到上方,聚到壹起,就呈現出淺黃色,就象我們生活中燉雞湯時出現的情況壹樣。

而我們在炒羊肉的時候,沒有經過長時間燜煮過程,自然也不會出現“黃”的色澤,所以“黃”與“燜”是連在壹起的。

(2)有的人說,為什麽各地做出的“黃燜羊肉”,色澤都會有差異,那是因為每個地方在制作過程中,調色時用到的調料會有所不同,有人喜歡放黃豆醬,而有的人卻喜歡只放生抽,所以成品顏色或深或淺有差異。

(3)有的地方在做這道菜時,會加入些輔助食材,調料來增色,象加入些胡蘿蔔等泛黃的食材,以來加深菜品最後“黃”的程度,也有的會加入姜黃粉,色澤就變成漂亮的黃色,真的也就變成名副其實的“黃燜”了。

黃燜羊肉的具體做法

食材羊肉500克(我喜歡用羊腩肉或者腿肉,有喜歡帶皮的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土豆壹個,胡蘿蔔壹根,蔥段10克,姜片5克,小茴香3克,花椒3克,白芷兩片。

調料料酒20克,紅燒醬油20克。

具體的流程

(1)把羊肉提前泡出血水,切成三四厘米左右的小塊備用;姜切片,蔥切蔥段備用;土豆去皮洗凈,切成小塊,胡蘿蔔也切成同等大小的塊備用。

(2)起鍋燒水,放入幾段蔥,幾片姜,少許料酒,把羊肉放入焯水,水開,撇去浮沫,把羊肉焯透後撈出,沖洗幹凈控水備用。

(3)起鍋燒油,把羊肉放入煸炒,炒沒水分,加入花椒,小茴香,蔥段,姜片,翻炒均勻,烹入料酒,加入紅燒醬油(這裏只加入適量紅燒醬油來調色,保持其原有的淡黃色,香料也不多,也是為了保留羊肉本身的鮮香味道),翻炒均勻後加入沒過羊肉的熱水,放入白芷,大火煮開,小火燉二十分鐘左右。

(4)燉羊肉的功夫,我們來煸炒壹下胡蘿蔔和土豆(這樣先炒壹下再燉,易成熟,不變形爛糊,更易入味),起鍋燒少許油,加入幾片姜,少許蔥花,炒出香味,放入胡蘿蔔和土豆翻炒,炒至土豆有透明感即可。

(5)把炒好的配菜倒入羊肉中,加入適量鹽,糖,胡椒粉調味後,燉至土豆軟爛即可。好吃的黃燜羊肉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