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尤其是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時也是壹部美食的發展史,在璀璨的中華文化中,各式各樣的烹調方法百花齊放,川菜、魯菜、徽菜、淮揚菜、粵菜等等也是各有千秋。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各種美味的菜肴,沒錯,因為壹個新生事物的出現——外賣。
說到外賣,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餓了麽和美團兩大巨頭了,當然,最近興起的滴滴外賣也是不可忽視。
眾所周知,外賣就是在飯店裏做好了飯菜之後由專門的騎手小哥送上門,除了多了壹個線上訂餐加配送的過程,其他的與自己到店吃裏好像也沒有什麽不同。可事實證明,問題大了。
2016年央視315晚會就曝光了當時風頭正盛的餓了麽外賣,黑心小作坊、衛生條件極差、食材變質等等都成為了這壹次曝光的關鍵詞,在節目中我們能夠看到,肉和蔬菜壹起堆在滿是汙漬的小作坊角落,工作人員赤手就隨意開始制作起了我們在外賣平臺上看到的“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在前不久召開的美團外賣食品安全問題專題座談會上,多位群眾代表更是直接憤怒質問:美團的高層們,妳們會給妳們的孩子吃這樣的外賣嗎?喚醒妳們的良知吧!別光為了掙錢。
關於食品質量問題,相信大家心裏都是有壹些數的,不妨想壹想,我們平時點的外賣,壹份飯菜10到20元左右,平臺要抽成,騎手有配送費,商家還有餐盒費等等等等,那麽商家如何在這“物美價廉”的飯菜裏面掙到錢呢?只能是在食材的來源和店面的選擇上“下功夫”了,於是,壹個個開在陰暗小巷裏的黑心小作坊如雨後春筍接連出現,導致現在的外賣平臺上這些小店鋪占了絕大多數。
而為什麽這些商家沒有生產許可和衛生許可就敢明目張膽的做起食品生意呢?因為平臺的不作為或者說是縱容。因為平臺也要賺錢,美團、滴滴、餓了麽不是慈善機構,每天為妳提供便宜可口的飯菜,它們是有利益沖突和商業競爭的!
競爭中大家必然都想處於優勢地位,想要占優就必須有龐大的用戶群體來支撐消費,而最簡單也最有效吸引用戶的方法就是打“價格戰”。所以我們看到,無時無刻不在的優惠折扣和外賣紅包,用戶倒是開心了,但是平臺為了不損失自己的利益,開始對騎手的薪資動起了腦筋。
來自淮安的壹名美團的騎手曝光,由於前壹段時間美團和滴滴在無錫燒錢占領市場的競爭,自己和同行騎手的薪資都被大大壓縮,甚至有壹些地方曾經壹單6元大幅度縮水到壹單2元,這還不夠,因不服降薪在騎手群裏發表不滿,自己和20多位騎手已經被封號停工3天了,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的他們無力繼續維持生活。
除此之外,美團還設置了紅線,限時配送,壹旦超時就扣錢扣業績,如果用戶投訴那麽將會面臨更加嚴重的處罰,這不是逼著騎手們壹路闖紅燈嗎?
所以我們看到,大街上呼嘯而過的騎手們,只要是沒車,不管紅燈綠燈,在人多的鬧市區也是車速不減,壹路摁著喇叭就趕路。因此發生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數,知情人士透露,每年因為外賣不遵守交通規則而重傷入院甚至因此喪命的人比比皆是,這哪是送外賣?明明是去送命。
外賣商家和外賣平臺當初的光鮮華麗的口號也都成為了人們嘲諷的理由,他們的良心也開始漸漸被蒙蔽。眼裏只有利益競爭的平臺們和那些黑心的商家們,希望妳們睜開眼,看壹看自己到底在做什麽,不要等到事情無法挽回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國家需要更加嚴格的監管,市場需要更有序的調節,用戶需要更理性的選擇,只有這樣,外賣行業才能更加健康的長足發展下去,我們不願意看到犧牲用戶和騎手來換取外賣的“繁榮盛世”。
在勞動節的這壹天,我們希望每壹個勞動者都能受到尊重,得到平等公平地對待,我們自媒體的力量有限,但是我們依然願意去發聲,來為這些騎手小哥們討壹個公道,希望平臺能夠還他們壹個透明開放的薪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