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人對吃生冷的魚生,刺身之類有些厭惡,但是也有很多人無法杜絕它那種天然的鮮味。
活生生的沙蟲還在盤子裏蠕動,抓起剪去頭尾端,取出內臟和沙子,清水洗數次幹凈,確保不帶任何砂礫,然後擺上冰盤。做法簡單明了,甚至沒有技巧可言,但是醬料比較講究,不過也有人直接用芥末。北海人喜歡用紅醋加糖和蒜作為壹般醬料,當然也有壹些酒家自己配的醬料比較好吃。
其實,這道菜吃的就是它原材料的味道。壹道美食從最初選原料開始就是壹道工程,直到最後排盤上菜。每壹道工序考驗的是壹名廚師的大愛與匠心。壹盤水煮時令蔬菜,從挑選適應季節的菜肴,放水、控制火候,控制鹽油,出鍋時才能獲取屬於這個季節的清脆與甘甜。
好的原料不但講究出產的地方,還要講究時節與氣候。
北海位於廣西西南方向的沿海城市,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城市之壹。這裏的人們獨天獨厚享受著北部灣賦予的自然豐富的美味。鮮甜是這裏美味的代言詞,所以當地人飲食都以清淡為主,不太喜歡重口味。
大家做菜偏向清淡,更喜歡菜肴的原汁原味,例如清蒸,白切,魚生。哪怕是打火鍋同樣壹鍋清水,加點鹽油,等水燒開後再將主料放進鍋裏。煮上三五分鐘,沾上調味料吃,嘴裏流轉的是食材的原有味道,
阿梅是北海的原住民—疍家人,自小跟從母親到大海裏挖沙蟲。清晨起床,她的母親扛鋤頭,挎籃子去海邊挖沙蟲。鋤頭壹定要用尖頭的那種,而竹籃必須沒用空隙,要不然,沙蟲都從籃子空隙跑回海裏,壹切徒勞無功。然而,挖沙蟲並不是那麽容易,小小的沙蟲就像海沙裏的蚯蚓,它在沙子裏異常靈活,能瞬間鉆回沙子裏影蹤難覓。所以阿梅跟著母親練就壹身抓沙蟲神功、眼疾手快,
沙蟲是什麽東西呢?
或許,很多人不懂。我在百度了壹下,竟然發現它還有高大上的學名“方格星蟲”外觀長約兩寸,狀若蘆芽,外表晶瑩,身體內部填充的都是海沙,是壹種高蛋白的補品。沙蟲選擇在北海生長有它的原因,因為北海的大海擁有潔白的海沙,溫暖的海水,沒有冬秋的季節。沙蟲隨著北海市逐漸出名。壯陽的功效也更為人知,沙蟲幹的價格也為此壹直高居不下,單價七百到壹千塊錢壹斤。
最近,阿梅在朋友圈裏老抱怨。
外地客將毀滅北海的生態環境,再過幾年,北海的沙蟲將要被滅絕。再沒有沙蟲可吃。詳細追問,原來如此。外地人比較務實,喜歡用先進科技,壹臺高壓水槍將沙蟲從海沙裏抽起來,不管幼苗或者成蟲全部帶走。大條的成蟲賣給酒店,大排檔。小條的幼蟲曬幹,作為幹活在市場上營銷。壹天可獲得三四十斤畢竟沙蟲的單價高,活的沙蟲也能賣到四五十塊錢壹斤,成本同樣劃算。可沙蟲的幼苗都不放過,那麽,以後的大海將又缺少壹個物種。
這種名為方格星蟲的美味將消失在人類的餐桌上。當地球只剩下人類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吃人了呢?人類的嘴是加速物種滅亡最強大的機器。人類貪欲的心同樣也是加速物種滅亡最強大的機器。如此的暴力,最終殘害的,是人類自己的後代。
關於沙蟲的做法有千百種,如果想知道的話,請關照我,魚非白來至北海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