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姥姥的美食

姥姥的美食

姥姥家總是很熱鬧的,不僅體現在春節,也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立春時節,家裏要吃春餅,豆芽菜,粉條,韭菜,還有肉絲,那交雜在壹起的香味,真是讓人流連忘返。仲夏時節,我們要根據時令選擇餐食,比如頭伏包子,二伏面,三伏餃子,那是必須要有的。周五的時候要食素,為了紀念受難的耶穌基督,總是用最虔誠的儀式去紀念。還有我小時候最不喜歡的四旬期,那是紀念耶穌受難的壹段時期,過了四十天的四旬期,就是最盛大的復活節了,我就是在十二歲那年的復活節受得洗禮。四旬期是周三和周五都要吃素的,叫小齋,大齋壹年有兩次,壹次就是聖灰禮儀,就是四旬期的開始,還有壹次就是耶穌苦難日。因為我小,壹般只讓我遵守小齋,小齋就是不能吃家禽的肉,就是紅肉。對於我這種無肉不歡的人來說太難熬了。

我覺得姥姥家的吃食總是豐富多彩的,其實豐富多彩不是體現在多少山珍海味,而是把日子過得有儀式感,有煙火氣,姥姥最愛蒸包子,包餃子,蒸餃,擅長各種面食。可能在這種熏陶下,養出來我這麽壹個吃貨。腌雞蛋,腌鹹菜,圈西紅柿,還有做皮蛋。好多好多,數不勝數,我覺得這就是勤勞善良的體現。

可能就如黃老師所說,我的家族時間就是壹部食譜。其實談到姥姥,總是與教會聯系到壹起的,每天姥姥的早晚功課都是祈禱念經,所以我從小就會念經和唱歌,最後在教會服務了三四年,後來學習忙了之後才中止。聖誕節,復活節,聖母升天,聖神降臨,教會的日程安排就圍繞四大瞻禮展開,每年教皇會提出新壹年的主題。我理解的大概是這樣,其實那時候要求吃飯前和吃飯後都要祈禱的,現在已經不太會了。姥姥心誠,但是,她有時候也對儀式壹知半解,反正她會念好多經文,可能是她媽媽教給她的。但是我只會壹部分。

還是說吃吧,烤紅薯,蒸紅薯,蒸玉米,切糕,哇塞,這些都是我家的最愛,有時候壹頓飯就是這些。我覺得挺好。健康又美味。還有我最愛的炸糕,那也是我小時候常吃的。

美食總是與很多東西相關,比如給予與獲得,愛與被愛,這些成對出現的詞兒就串成了點點如珍珠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