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史鐵生的《我和地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史鐵生的《我和地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我和地壇》側重於思考和表達“人生”的艱難和意義,是史鐵生在漫長艱難的歲月裏對人生反復思考、咀嚼和探詢的結果。這樣壹個以主題為導向的思考方向,對於當代散文來說未必是壹個重大創舉,以前的散文寫作壹般都會觸及這樣的主題。

而史鐵生卻是唯壹壹個能以平實、冷靜、溫暖、透徹的態度說話,上天入地,壹絲不茍,體貼入微,達到常人能理解卻難以企及的境界的人。

這部經久不衰的作品,無論是在表達主題、寫作風格還是語言上,都是史鐵生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獨特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和地壇的影響遠遠超出了風格的範疇。

擴展數據:

《我與地壇》的創作背景;

史鐵生,1969,知青出身,去陜西延安地區“插隊”。從1972因病返回北京。在雙腿殘疾的沈重打擊下,那些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路、突然什麽都找不到的時候“走進”地壇的人,從此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寫這篇隨筆的那十五年,“他們久久不曾離開”。

當人們被《我和地壇》的美好所感動的時候,很少有人意識到,距離他再次撰寫並發表《我和地壇》這壹人生艱辛旅程的起點,已經過去了近二十年。

沒有人能想象和理解他的艱辛——身體上的障礙和精神上的絕望試圖以自然的名義壓垮他。但史鐵生已經走過了這艱難的“二十年”,然後他用壹種動人的平靜說出了“四百年”:仿佛這座古老的花園已經等待了我四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