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是魚米之鄉,農副產品品種齊全。即使是在貧困的年代裏,人們也總能想盡辦法讓食材變成喜歡的味道。下面,就和小編壹起來看看蘄春人有哪些流傳至今的美食吧!
手工豆腐
越是普通的食材,越能考驗廚娘的手藝,慢工出細活,時間沈澱出的美味是現代機器無法比擬的。還記得記憶中家裏打豆腐的場景嗎?豆腐還未成型時,就迫不及待的喝壹碗**的豆漿。細細想來,最大的樂趣反而不是吃到嘴的那壹刻,而是在仔細繁瑣的過程中,和家人壹起勞作的快樂的時光。
打糍粑
打糍粑可是個體力活呢,沒有漢子出手那是絕對不行的。現在蘄春街頭都有賣,自己動手打糍粑的也越來越少了。但是在蘄春某些村裏,人們還是很樂意親手做,因為覺得自己做出來的味道比賣的好啊。做個有追求的吃貨,可是比什麽都快樂。
把自己種的芝麻,磨碎拌上白糖。撒在打好的糍粑上面,那種軟糯香甜,充斥著整個口腔,就是濃濃的家鄉味道。壹口不過癮,必須來壹打!
卷煎
這張照片是網友提供的哦,猜猜這是蘄春哪位廚娘做的?青翠欲滴的外衣,讓人看了食欲大增。裏面的餡料更是饞死人,蘄春人民用辛勤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發明的這麽壹道獨特的美食。不知道大家都吃過沒?
豬腸灌糯米
這個小編好久沒有吃到手工做的了,把新鮮豬大腸洗幹凈,把泡好的糯米灌進去,分段紮緊,放進蒸籠蒸熟切塊。別看說的簡單,操作起來可壹點都不能含糊呢,光是洗豬大腸就累得夠嗆,(要是沒有洗幹凈的話,呵呵……大家都懂的)
切塊後就可以吃了,配上蘸料更可口。也有放在鍋裏煎著吃的。
蒿子粑
把路邊的茼蒿采回家,變成餐桌上的美味,不僅能飽腹,還能做到色香味俱全,大蘄人民簡直就是美食家。奶奶常說:蒿子粑要不了錢,就是要花時間花心思,每壹步都要做好,味道才會好。生活何嘗不是這樣呢,當我們忙著賺錢急著證明自己,想用金錢購買壹切的時候,才發現,真正美好的東西卻不是錢可以買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