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泉港區的名優特產

泉港區的名優特產

浮粿

泉港浮粿,又稱“泉港普粿”、“泉港普甲”、“泉港炸糕”,系泉港地方特色風味小吃(泉港即泉港區,系屬福建省泉州市,位於湄洲灣南岸)。浮粿源自泉港壹帶是當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壹道家常點心。

浮粿選用最新鮮的海蠣、瘦肉、米粒和當地特有的地瓜粉等為原料,調制成稠稀適中的浮粿團,用五角行模具定型,將浮粿團放到鍋中炸至幾分鐘,出鍋後的浮粿外酥裏嫩。泉港浮粿皮薄而酥脆,內勁彈而不黏。

口酥

將花生、芝麻炒熟、搗碎,和糖成為內餡;以面粉調水,再加少許肉油,揉成面團,取壹小團,以圓木棍或酒瓶等圓滑的東西搟平,平攤於手,將餡置於其中,捏拳使面團合攏成雞冠狀。壹個個捏成之後,分批放入油鍋炸熟,即成又酥又脆又香又甜的口酥。

蚵餅

蠣餅,又叫海蠣餅,泉港傳統風小吃,具有濃郁的泉港味。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香,餡鮮美,可單獨食用。

泉港人大多把蠣餅做早點下粥小菜,特別是蠣餅配吃稀飯,壹幹壹稀,風味佳美。用大米和黃豆粉將海蠣肉、豬瘦肉、芹菜餡包起來炸制而成。成品為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香,餡鮮美,味葷。泉港人大多把蠣餅做下粥小菜,若與同吃稀飯味道更好。在泉港的大街小巷的小食攤上均有蠣餅這種點心。

蚵煎

(閩南話為ǒu ā jīa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泉州,是閩南、臺灣等地的經典小吃。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壹種貧苦生活的象征,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壹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

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壹帶的老壹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裏攪拌入蚵仔、蛋、蔥或蒜等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九層糕

福建著名風味小吃。具有粿分九層,色彩豐富,外形美觀,細嫩甜爽的特色。菜系:閩菜,特色:壹是粿分九層,食用時可逐層撕開,饒有趣味;二是米粿軟嫩,富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