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三臺有什麽特色小吃?

三臺有什麽特色小吃?

1,小籠包。1938年,閬中縣遭受旱災,人民生活困苦,窮人四處逃荒。白箱工匠永舉家逃到三臺縣城關鎮定居。他在上東街用精湛的白面工藝開起了自己的包子店,上市了“保寧永蒸蒸籠”。由於家傳的手藝,饅頭有自己的特色。此外,它已成為三臺城關的著名小吃。

2、忠良粉。民國十七年(1928),十壹歲的鐘明海跟著父親(鐘)學做涼粉生意。起初,他在街嶽家巷的拐角處有壹個小鋪面,壹直經營到民國二十七年,後遷至柴市。此外,鐘明海和妻子經營著壹家涼粉店,並雇傭了另外兩個人,壹個洗碗、打零工和推涼粉,另壹個做蛋糕。

民國二十六年(1937),鄭顯政被任命為三臺縣令,學生自發站出來抗日救國。連續七天,宣傳“有錢出錢,沒錢出力”。鐘明海積極響應號召,每天銷售12盆愛國涼粉用於慈善事業,每盆12斤,約400碗,800多枚銅幣,全部由學生收集並捐贈給抗日戰爭。

3.羅油餅。羅是三臺人,十三歲時進城學做油餅和麻花。三年後,我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在城關北門租了壹個商店,開始了自己的油餅生意。他的特產品種鉆戒是當時縣裏有名的小吃。柔軟,清爽,香甜,便於攜帶,最受老人和孩子的歡迎。

4、羊白肉。自16歲以來,楊紹興洋蔥壹直在城關區何松婷和康經營的壹家餐館當學徒。從民國26年開始經營自己的餐館,主要經營涼白肉、四季臘肉、香腸、燉肉、紅燒肥腸、豌豆湯,並配以幹飯。其中,冷白肉在全市和鄰近縣都很有名,顧客給它起了個綽號“羊白肉”

5、田朝壽。1942,田在城關區小石口下南街街邊開了壹家餛飩攤。每晚只賣13kg羊皮紙,包賣完就關門。每天都開,風雨不改。成為城關顧客的常備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