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博主教趕海博主做三不沾,妳知道哪些關於做三不沾的技巧?
三不沾是道國菜,起源於清代河南安陽,相傳原名叫桂花糕,後被乾隆皇帝發現引進皇家禦膳房,因其不沾筷子、不沾牙齒、不沾盤子,乾隆皇帝提起禦筆取其名“三不沾”。
那麽三不沾怎麽做呢?
首先備料,六個雞蛋磕碎取其黃去除蛋清,澱粉、白糖、水、熟豬油(白油)。
其次初加工,把蛋黃,適量的水澱粉、白糖攪拌均勻。六個雞蛋大約是壹斤,白糖、幹澱粉、熟豬油的大約比例是2.5:1.5:1,就是說壹斤的雞蛋量需要白糖125克,幹澱粉75克,熟豬油50克。水溶幹澱粉裏的水不易過少,太少炒制的三不沾不嫩;也不易過多,過多炒制時間長而且不易成型。水大約壹斤雞蛋二兩碗的水壹碗。把白糖、水澱粉、蛋黃攪拌均勻備用。
最後,起鍋燒熱,註入滿滿壹鍋油,讓大勺盡量油滑,(現在家中都有不粘鍋了,做起來相對容易些,但問題也出現了,不粘鍋大部分都是平底的,做出來的三不沾太薄,形狀沒有尖底的大勺炒出來的形狀好看)。把油倒出燒熱大勺,改成文火註入白油20克,下入攪拌好的蛋黃液,不要壹次加入,壹點壹點分多次加入,剩下的30克白油也隨同蛋液壹點壹點的加入而加入,用手勺壹直壹個方向不停攪拌,使其成型,待成型後,大翻勺,煎制另壹面,使其油量發黃,淋入少許香油即成色彩金黃、味道甘美,令人稱奇的不沾盤子、不沾筷子、不沾牙齒的三不沾了。
總之三不沾是壹種非常好吃的美食,沒吃過的壹定要學起來,嘗試壹下,絕對不會讓妳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