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香辣黃瓜條的相關傳說

香辣黃瓜條的相關傳說

樊坦郡守與“黃瓜宴”

壹根帶刺的翠綠黃瓜,竟能出這麽多的名堂,也真不簡單。但是吃了“黃瓜宴”,卻不知黃瓜典故的人,恐怕就太多了。這裏不妨略述壹二於後,以供美食家們飽餐之余再行咀嚼回味。“黃瓜宴”是石家莊名貴宴席。整桌大席全離不開黃瓜,則是中國菜的壹個首創。若論“黃瓜宴”的菜色,有紅白綠黃紫,可謂五彩紛呈;若論“黃瓜宴”的味道,有酸鹹香辣甜,能上口的味兒占全了;再論“黃瓜宴”中的名肴稱謂,有“二龍戲珠”、“珍珠海參”、“金銀瓜盅”、“金鉤翡翠”、“龍須瓜條”、“瓤什錦瓜”、“香辣黃瓜條”等等,其典雅清新,盡使人們耳目壹新;再加上多姿多彩的造型,可真是名不虛傳,讓人食後難忘。

其實,黃瓜原先並不叫“黃瓜”,而叫“胡瓜”。它最早不產於中原大地,而出自西域。公元319年,“五胡”之壹的羯族首領石勒帶兵壹舉打進中原腹地,在現今的河北邢臺建立了襄國。石勒當上了國王後,壹心想永久地統治下去,便下了壹道命令:不準襄國的臣民再把羯族人叫“胡人”,也不準把羯族人帶過來的“胡瓜”叫“胡瓜”了。但是歷史長期形成的民族隔閡和習俗,都是壹時難改過來的。石勒決心強行推進民族同化的進程,想出不少的辦法。有壹次,他大宴群臣,在餐桌上擺的竟是壹條條翠玉般的“胡瓜”。國王把年紀很大的郡守樊坦也請來赴宴。席間故意問他知道不知道桌上是何物品?樊坦文才卓著,自然深知石勒用意,便以詩化答道:“此乃——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也。”石勒聽完哈哈大笑,滿座無不稱絕。據說,從那時起,“胡瓜”便改名為“黃瓜”,並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了。要不是石勒恭請的那位聰穎的郡守樊坦,只怕有名的“黃瓜宴”至今還得被人們叫做“胡瓜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