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海螺溝景區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在全國並不是第壹起。近年來,景區內食物中毒事件頻頻發生:2004年桂林“農家樂”飯店百余人食物中毒,2008年南昌新湖景美食城食物中毒事件等壹起起案例,不禁讓人擔憂,外出旅遊怎樣才能吃得放心?
“旅遊餐飲市場出事是早晚的事,此次中毒事件應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據壹位曾長期從事旅遊的職業經理人透露,旅遊餐飲市場的混亂,問題多出在導遊身上,因為目前導遊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遊客餐飲和購物環節扣下的費用。
只要導遊帶遊客來用餐,飯店就按人頭付給導遊回扣,這幾乎成為現在旅遊行業的“潛規則”。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壹些飯店在食品的用料上千方百計地“省錢”:選用質量差的食材、潲水油、隔夜不新鮮的飯菜等來應付遊客。因此,海螺溝景區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
壹方面是商家只顧追求利益,不負責任的黑心行為;另壹方面,食品安全監管缺失也是這次中毒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黃金周大假期間,景區的遊客比平時多,除了維持正常的景區治安次序,管理者最不應該忽視的就是食品安全,因為壹旦出事就是大事。”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周偉建議,相關部門應出臺行之有效的旅遊景區食品安全政策,杜絕類似的中毒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