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的奇葩習慣其實有很多,而在飲食方面,尤其是羅馬貴族和羅馬皇室,他們會使用羽毛搔嗓子眼,以此達到將胃部的食物催吐出來的效果。在將食物吐出來之後,他們又會馬上大量地進食,以求盡可能吃更多種類和數量的美食。曾經有壹位哲學家這樣描述羅馬人的奇葩做法:羅馬人吐就是為了吃,吃是為了吐。不過羅馬人的飲食習慣也是隨著經濟發展程度的變化而變化的。
壹、經濟發展桎梏,崇尚節儉早期的古羅馬是壹個十分落後和弱小的城邦國家,因為國土面積狹小,經濟幾乎沒有得到發展。而早期的羅馬人靠什麽為生呢?他們四處去打仗以爭奪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資源,然後再將這些戰利品分配給所有的羅馬人。因此在古羅馬早期的發展階段,羅馬人是非常節儉的,因為食物非常有限,他們只能有什麽就吃什麽。哪怕隨著羅馬國土的擴大,經濟開始發展,羅馬人在飲食方面依然表現得比較節制甚吝嗇。
二、國家發展富裕,由儉入奢隨著不斷對外侵略和擴張,羅馬從壹個小小的城邦,壹躍成為強大的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勢力甚至滲透到海外,在海外建立了不少的殖民霸權。從所有的殖民地掠奪而來的財富、食物等等奢侈品,再加上羅馬帝國把控著重要的地中海海域,經濟不斷擴張,因此羅馬人的生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尤其體現在飲食結構方面。羅馬貴族開始拋棄節儉的習慣,崇尚奢華和享樂。
其實古羅馬飲食結構和習慣的變化也體現著國家經濟和文化的變化和特點。除了經濟發展導致古羅馬人從節儉入奢侈之外,還有交通和政治的因素。隨著羅馬帝國的強大和擴張,從各地搜尋而來的美食品種是非常繁多的,重點是海運非常便捷。再加上因為政治的發展,眾多羅馬貴族和政客需要經常宴請賓客,舉辦宴席,因為極為鋪張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