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粑粑是冷的,比較緊實堅硬。
蒿子粑粑是熟制品,冷的比較緊實堅硬。加熱方式多樣,可鍋煎、油炸、湯煮,也可放在飯甑蒸的米飯上層同時汽蒸。最省事的是圍座在火炕旁,放在用柴火燒出的滾燙灰燼中烤熱。烤好壹個,用火鉗夾出壹個。稍微冷卻後用手拍掉灰塵,撕成小塊噻在嘴裏,真是有壹種蒿香撲鼻、落口消融的美味。
蒿子粑粑主要食材有米粉(糯米粉、粳米粉、秈米粉)、臘肉、蒿葉(白蒿、牡蒿)。蒿子粑粑可用蒸籠蒸,也可蒸熟後將兩面煎炸至金黃色,外酥裏軟,口味更佳。蒿子粑粑帶有綠色野菜的清香,鮮香可口,實乃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
蒿子粑粑的由來
在中國古代,每逢寒食節,人們便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冷食是事先做好無需加熱的食品。蒿子粑粑是皖南壹帶的小吃,因其色調而得名。用清明前後才有的壹種艾草的汁拌進按比例配好的糯米/粘米/面粉裏,手工揉勻,再根據各人喜好包裹進不同的餡料蒸制而成。
在中國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傳統糕點,制作方法及食用習俗與青團大同小異,皆為清明前後的糯米/粘米制食品。在廣東及臺灣客家地區稱為艾粄,江西客家地區稱為艾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