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尾魚的主要做法
斑點黃尾魚食譜是註重烹調魚的食譜,主要側重於烹調手法上。黃尾魚是分布我國江河湖泊的壹種中小型鯝魚,頭小而尖,身體有斑點。斑點黃尾魚食譜註重黃尾魚的烹調手法,可以制作成酸菜魚、豆腐魚片湯、糖醋黃尾魚、煎炸黃尾魚等等。斑點黃尾魚食譜體現了魚在菜席上的重要性,基本上聚會慶祝,過節團圓等魚都是必不可少的菜肴,斑點黃尾魚更是其中特別的壹道菜式。
料:斑點黃尾魚500g 輔料油適量蒜適量姜適量蠔油適量清水適量鹽適量
斑點黃尾魚的做法:
1.魚去肚,洗凈,用鹽腌制壹下
2.鍋裏加油,油熱後加入蒜末和姜片爆炒
3.加點清水
4.清水沸後,加入小魚
5.輕輕翻動小魚
6.蓋住鍋蓋煮壹會
7.煮好後,加入蠔油
8.輕輕翻動小魚
9.收汁,就可以出鍋了
斑點黃尾魚的做法比較簡單,而起做出來的魚也比較入味,其實斑點黃尾魚壹道很好滋補的美食,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經常吃魚對身體都有很大的好處,同樣是適合哺乳期的媽媽們,斑點黃尾魚有很強大催乳功效,但是吃魚的時候要小心刺。
黃尾魚的主要營養成分功效:黃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人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黃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黃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能延緩衰老,並對各種癌癥有防治功效。中醫認為,黃魚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
適合人群:壹般人均宜於食用。貧血、頭暈及體虛者更加適合。
適用量:每次80~100克。
溫馨提示:黃魚是發物,哮喘病人和過敏體質的人應慎食。不能與中藥荊芥同食。
別名石首魚、黃花魚、江魚。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歸胃、腎經。
功效健脾、益氣,開胃。
宜:頭暈,失眠,貧血,以及久病胃虛食減者宜食。
忌:急慢性皮膚病患者忌食;支氣管哮喘,癌癥,淋巴結核,紅斑狼瘡,腎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忌食。
黃尾魚的區別介紹區別野生和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