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潭鎮是革命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朱德、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王首道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率領紅軍轉戰萬載城鄉。2004年10月21日,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和其他省直機關舊址被評為“江西百姓喜愛的十大紅色旅遊景點”。如今,“紅色旅遊”、“古色旅遊”和“綠色旅遊”在株潭方興未艾。
株潭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大革命時期,株潭鎮是中***萬載臨時縣委重點工作區之地,黨在株潭的地方活動非常活躍。據《萬載縣誌》“英烈錄”記載:株潭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光榮犧牲的烈士(包括無音訊者)就有403人,毛澤東、朱德、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株潭留下光輝的足跡。宜春市萬載縣株潭鎮,有壹處保存十分完好的古建築群-周家大屋。
周家大屋始建於清朝嘉慶乙亥年間,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是江南保存的最完整的清代漢族民居之壹。大屋占地七十余畝,成正方形排列;大屋有五進五直,大小十八個廳由天井和通道相連,最長的壹條橫巷長度越過壹百米;大屋***有二百多間房間,相互聯通又相互獨立;正屋內直通三間大廳兩側各備有壹條長十米寬半米的雕花長凳,精工細琢;大屋內的房門均超過三米高,雕花窗門和手繪楹聯彰顯宗源內涵;大屋建造***耗時三年多;大屋背後是壹座名為“禁山”的小山,林木茂盛,古木參天,形成壹道天然的綠色屏障;
周家大屋(周府)自然姓周,追溯宗源遠接湘潭,其各宗支由湘遷往江西萬載和廬山等地;周家大屋居住戶僅僅十幾戶幾十人,且年青人大都在外打工,余下的老人孩子組成的留守大軍照舊過著平和的日子。絲毫不露祖上曾經顯赫壹方的豐功偉績。老人們介紹,祖上也曾經經商,發跡得益於壹夜暴富。先輩進了壹大批桐油,沒成想壹夜桐油暴漲,價格幾翻,因而奠定了周家大屋的建造資金。周家大屋是壹處研究古文化,古建築工藝,人文歷史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