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煙臺燜子。煙臺燜子是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相傳壹百多年前,有門氏兩兄弟來煙臺曬粉條,有壹次剛將粉胚作好,遇上了連陰天,粉條曬不成,面胚要酸壞,情急之下,門氏兄弟將鄉親們請來用油煎粉胚,加蒜拌著吃,吃後異口同聲說好吃,有風味。於是便幫門氏兄弟支鍋立竈煎粉胚賣,人們都說好吃,但問此食品叫什麽名,誰也說不出。其中壹智者認為此品是門氏兄弟所創,又用油煎燜,就脫口而出叫“燜子”。煙臺燜子從前多在街頭小攤經營,1998年開始搬進了大雅之堂,並由名吃認定會認定為煙臺名吃。
2、福山拉面。福山拉面(又稱福山大面),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被稱為中國四大面之壹。福山拉面分實心面、空心面、龍須面三種。實心面又分圓形、扁形、三棱形三種20多個規格,面鹵分大鹵、溫鹵、炸醬、三鮮、清湯、燴勺等十幾個品種,條形與面鹵的配制有壹定的講究,壹般濃汁配粗條、清汁配細條、炸醬配扁條。空心面是將面條運用特殊工藝手法,拉出中間空心,兩頭透氣的燈草式的面條。龍須面則是將壹根面條用高超的拉面技術,拉成2048根細如發絲的面條,真可謂技藝精湛、巧奪天工。福山拉面由於工藝性強、口感好、品種多,不僅在國內負有盛名,在海外也享有盛譽,至今韓國、日本、美國等中餐館仍掛著福山大面的招牌。
3、蓬萊小面。與福山大面相對應的蓬萊小面,也是久負盛名的風味小吃。它用與福山拉面相同的拉面技術,拉出勻條,用煙臺名產加吉魚作鹵,以其面胚少、鹵汁多而有別於福山大面,又以其清鮮味美、風味別具而自立特色。
4、手搟面。是煙臺農村迎賓待客的喜慶食品,煙臺人結婚請客叫“吃喜面”,祝壽、過生日叫吃壽面,俗有“迎客餃子,送客面”之說。這種面的制作是將面粉加適量的食鹽和食堿水,揉成面團,餳好後,用搟杖搟成大薄皮,折疊成上窄下寬的形體,用刀切成條,放開水中煮熟,撈出分放在碗內,加上鹵汁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