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竹山祈夢習俗: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以九仙信仰為基礎,伴以人生禮俗、歲時節令等民俗活動,涉及心理醫學、養生學、建築學、社會學等領域,在流傳過程中又融入道教科儀,成為具有心理疏導和社會教化作用的獨特風俗,在福州、莆田、廈門等地及海外福建人聚居地廣為流傳。
2、南少林宗鶴拳:是福建福清的傳統拳術,始創祖師方徽石,字世培,福建福清茶山人氏,1834年出生。世代書香,敏而好學,尤嗜技擊,力練鶴法,受教名師。南少林宗鶴拳套路分三戰、三點、五梅花、鶴翅、五步、搖櫓手、走馬三角、雙蝴蝶、抖肢三克、蝴蝶穿花、八角穿心等。
3、車鼓舞:是壹種打擊合奏的傳統民俗舞蹈,源於漢代的"笳鼓"(諧音"車鼓")。因遊行表演時將鼓置於車上起指揮作用,故名車鼓。車鼓的表演形式以遊行表演為主,舞臺表演為輔,表演者9到11人。表演時配以舞蹈、雜耍、技藝,動作大多吸收戲曲科步,音樂多采用民間小調,如“車鼓調”“四季歌”“更鼓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