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吉縣的地理位置 人口 氣候 歷史 景點 美食

吉縣的地理位置 人口 氣候 歷史 景點 美食

吉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西南邊隅,地處黃河中遊東岸、呂梁山南端。東以石頭山、金崗嶺、姑射山為界,與蒲縣、堯都區、鄉寧縣接壤;西臨黃河,與陜西宜川縣相望;南以下張尖為界,與鄉寧縣昌寧鎮相接;北以處壑溝為界,與大寧縣相臨。素有“秦晉通衡”之稱。吉縣下轄3個鎮、5個鄉,79個行政村,總面積1777.26平方公裏,總人口108381人,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7.7億元元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氣候

著名景點:壽山夕照,古洞瑤桃,壺口秋風,孟門夜月等吉縣在商祖乙時屬耿地。

西周稱翟城,城址在今文城鄉壹帶。

春秋時為晉之屈邑,又稱北屈,城址在今縣城東北10公裏麥城村。

戰國時屬魏之屈邑。

秦朝時稱為河東郡北屈縣。

西漢時仍沿用秦時舊稱。

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改北屈稱朕北。

東漢時復置北屈縣,隸河東郡。

三國時期屬魏,稱平陽郡北屈縣。

五代十國時為河東道慈州治,轄3縣。

北宋時為河東路慈州下團練,轄吉鄉、文城、鄉寧3縣。

金天德三年(1151年),廢慈州稱耿州,置文城郡軍。

明昌元年(1190年),改耿州稱吉州,轄吉鄉、鄉寧2縣。

元大德九年(1305年),改平陽路為晉寧路,吉州隸之。

明朝期間為山西布政司平陽府吉州,轄鄉寧1縣。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直隸州,轄蒲縣、鄉寧2縣。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劃鄉寧縣為平陽府,降吉州為散州。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稱吉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吉縣解放,隸屬晉綏呂梁十專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劃歸西北區晉南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劃歸晉綏晉南專區。

1949年10月,劃歸山西晉南專區。

1958年,並入鄉寧縣,降縣為鎮。

1961年7月,復置吉縣。

1970年,劃歸臨汾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