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關於春節民間習俗

關於春節民間習俗

春節俗稱“年節”、“過年”,是我國民間隆重而又富有特色的古老節日,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之壹。下面分享的是春節期間的幾個民間習俗,看看妳知道幾個?

春節民間習俗

壹、祭竈

在古代,人們相信竈神在玉皇大帝面前說的好話會給家庭帶來幸福,祝福家庭來年。於是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會祭拜竈神,請他在上周之後多說些美好吉祥的話。

二、竈糖

壹種麥芽糖,也叫麻糖,很粘。長成條狀的叫“關東糖”,長成扁圓形的叫“哈密瓜”。冬天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冷,甜瓜結實,裏面有壹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酥脆甜脆,風味獨特。

三、掃塵

民間有句話叫“臘月二十四拂塵掃屋”。廚房祭祀結束後,我們正式開始準備過年了。大掃除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叫“大掃除”,南方叫“除塵”。春節前打掃灰塵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除塵那天,全家人開始打掃屋子和院子,刷洗鍋碗瓢盆,拆洗被褥,幹幹凈凈地迎接新年。實際上,人們用“陳”和“陳”的諧音來表達消滅陳和舊的意誌。

四、廟會

逛廟會是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之壹。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

五、燒炮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炮仗”壹說。即在新的壹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燒炮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炮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爆竹”、“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炮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與驅逐鬼怪。後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符號。燒炮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壹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幾個關於春節民間習俗,小夥伴們妳們還知道哪些習俗呢?歡迎補充,咱們在評論區裏相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