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花餑餑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花餑餑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餑餑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饅頭。但是大餑餑同饅頭相比,要比饅頭大三四倍,也不是單純的饅頭樣子,而是做成各種形狀,就像工藝品壹樣,美極了。花餑餑是餑餑的壹種,有許多栩栩如生的花樣所以稱之為花餑餑。

在膠東,過年最有年味的莫過於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餑餑。過大年,蒸餑餑,期盼來年的日子蒸蒸向上、紅紅火火。大約到了農歷的臘月二十,各家就開始蒸大餑餑了,壹直能持續到年根,每家都蒸上好多,整個正月都不用做面食了。

過大年蒸餑餑是膠東年俗之壹,寓意讓來年的日子“蒸蒸日上”。在山東省膠東地區,每到過年時間,家家戶戶都會趕制或者定做膠東花餑餑迎接新春佳節。2016年2月5日和2月6日,山東衛視《早安山東》欄目和央視《新聞聯播》先後報道了文登百姓制作花餑餑迎新春的新聞。

山東威海花餑餑習俗傳承人,威海大地食品廠技術廠長林榮濤在新聞聯播中詳細介紹了膠東花餑餑的傳承歷史和制作工藝。膠東花餑餑,也叫面塑或者捏面花,它是膠東地區特有的壹種民間傳統美食,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等時候,人們都要蒸制花餑餑進行祈福和紀念。這些用面做的花樣餑餑,既好看又好吃,還蘊含求吉納福的願望,深受百姓喜愛。2009年,文登膠東花餑餑民俗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走親訪友的禮品漸漸的被各種便攜的禮盒所替代,但膠東人招待賓朋的餐桌上,大餑餑是主角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文登花餑餑不僅在國內非常受歡迎,而且還出口到國外,讓中國這壹過年的傳統文化走出了國門,實現了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