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街的名字經歷過多次變更。 從能查到最早的“東西大街”,到“商業大街”,到“商場西街”,到最後的“美食街”,雖然名字在不停地變化,美食街在淄博商業圈的地位卻始終不容忽視。盡管淄博的商業版圖早已向北、向西擴展了許多,但美食街至今仍是淄博商業版圖上不可或缺的壹塊。
《黃桑古韻》壹書記載:張店原名“黃桑店”,因轄區種植黃桑樹多而得名。黃桑店在古代就是連接濟南府和青州府的官道上的重要節點。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黃桑店很早就在東西大街上出現了不少馬車店,這條東西大街就是張店最早的商業中心,而它正是美食街的前身。
美食街在上世紀60年代甚至更早時就已成為張店最重要的商業中心。“東西的美食街,南北的西二路,這就是當年張店最繁華的地段。”耿殿剛回憶說,美食街上的商業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頗具規模,每逢農歷的初二、初八、十二、十八、廿二、廿八,張店大集總會吸引來四面八方的商販,這是老張店人采購生活物資的主要場所,從十字路口向東主要是賣雞、賣牲口的,路口則集中了很多鐵匠鋪,還有打錫壺的,往西分別是賣豬的、賣木材的,那時候雖然很少有汽車,但美食街已經拓寬到了五、六米。
美食街的歷史性的改變,發生在1991年。當年張店開始舊城改造,美食街也開始了改建。根據規劃,新的美食街路兩側都是兩層小樓。為了改建美食街,周邊四個村就開始了搬遷。當年的9月4日,美食街舉行了竣工典禮,成為當年張店區乃至淄博市的壹件大事。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成武,當時的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趙誌浩等參加竣工典禮儀式並剪彩。當時美食街總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 投資近2400萬元,為張店地區飲食文化中心。據相關人士回憶,美食街的建設,是為了迎接陶琉會的召開,所以把張店大集改造成我國北方罕見的美食街。“當時那中西合璧的建築,那獨具匠心的雕塑,那天南地北的美味佳肴曾轟動壹時,聲名遠播。”
1991年11月份,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在山東省有關領導陪同下到張店美食街參觀視察,稱贊美食街搞得不錯。這讓當時不少淄博人感到自豪。那時,張店區商業企業、區機關三產企業等紛紛在張店大集原址上開設飯店,形成了紅紅火火的小吃文化,也逐步奠定了美食街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