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飲食風俗不同
1、青藏地區
青藏高原地處高海拔地區,壹般的農作物基本在這裏都無法生長,只有青稞等植物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農作物,因此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們的食物比較單壹,通常他們的主食是面食、肉食等,比如糌粑、肉腸、幹牛肉坡羅等等;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們由於長期放牧等原因他們壹般會選擇制作簡便並且容易攜帶的食物;而且他們壹般也會選擇那些高營養、高熱量的食物,比如牦牛奶、酥油(牦牛奶制成的主要用油)、酥油茶、牦牛奶粉(牦牛奶制成的)等等。
2、北京地區
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內地之首。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制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清代《都門竹枝詞》雲:“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壹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涼果炸糕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些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人們無意中就會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碰頭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豆面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
二、宗教文化風俗不同
1、青藏地區
象雄文化是青藏的根基文化。提起充滿神秘色彩的古象雄王國,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甚至會感到陌生。古絲綢之路上的風沙穿越千年,將這段公元7世紀之前的歷史塵封於雪域高原之上。
2、北京地區
北京地區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萬,約占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對北京的歷史、文化、藝術產生過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