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閩臺古鎮的民風習俗

閩臺古鎮的民風習俗

閩臺民俗是中華文化壹體多元中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閩臺人民在長期的***同生活中、在***同的文化精神基礎上***同創造的,並具有了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征。

中秋博餅

博餅是閩南地區特有的餅文化外延的壹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壹種遊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未來壹年內的運氣。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誌》記載:在廈門、漳州、泉州、金門壹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 在臺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壹些城鄉,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

城隍廟廟會

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的霞城城隍廟,它是臺灣地區、新加坡眾多城隍廟的“太祖廟”,其廟會風俗曾入選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的1月舉辦盛大的“集美城隍廟文化節”,邀請本地及海內外宗親、民眾重拾傳統,體驗廟會文化。

陣頭表演

閩浙總督馬新貽的功德牌坊的前面是閩臺古鎮的陣頭廣場,每天都有固定的陣頭表演如阿裏山姑娘高山族歌舞秀,臺灣民間特色電音三太子、鬥雞節目等表演。(註;雨天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