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我國特別美味的腐乳為什麽會出現在瑞典馬爾默的“惡心食物博物館?

我國特別美味的腐乳為什麽會出現在瑞典馬爾默的“惡心食物博物館?

今年10月,瑞典馬爾默的“惡心食物博物館”開門迎客。與愛爾蘭鯊魚腐肉、撒丁島活蛆奶酪、日本鱈魚精子壹同展出的,還有中國的腐乳。腐乳感到萬分沮喪,甚至開始懷疑人生。它雖然臭了點,但是中國各個地方的人都愛它。

如果腐乳真的惡心,明朝李日華的《蓬櫳夜話》中就不會詳細記錄它的做法以示後人,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就不會誇它“味鹹甘心”,清代老中醫王士雄也不會誇它“陳久愈佳,最宜病人”了。

腐乳是怎麽煉成的?在成為腐乳之前,它還只是壹塊平凡的豆腐。人們在豆腐身上撒鹽和毛黴菌,再靜靜地看著它長毛。此時豆腐內部發生巨變,大豆蛋白被降解成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黴菌賦予了它原本不具備的鮮甜臭味。

之後的工序,便是將毛豆腐請入罐中,灌入酒湯,靜待時間的洗禮和發酵。各地腐乳,發酵、沾鹽、浸酒等工序別無二致,不同就在於發酵的溫度、濕度、作料造就了味道的迥異。灌入帶有米酒成分的白湯,就成了白方(白腐乳);灌入有紅曲菌發酵大米的紅湯,就成了紅方,要是裏頭還有點玫瑰花的成分,那就是名副其實的玫瑰腐乳了。

要問玻璃罐子裏的腐乳為什麽能被碼得那麽整齊?秘密在於毛豆腐是親手被工人壹塊壹塊放進罐子裏的,這也讓腐乳在醬菜鹹菜的大家庭中,多了壹絲人情的味道。王府井的老北京手抓餅、老北京酸奶是假的,但要把腐乳稱為“老北京”那鐵定假不了。300多年前,王致和的醬園在前門開業。

因為在制作腐乳的工序中多加了苦漿水,它發酵出了別地腐乳所不具備的特殊甜味和酯香。這樣做出的成品呈豆青色,慈禧太後吃過都說好,賜名為“青方”,從此芳名遠播。腐乳是清貧生活中的煙火,臭得短暫,香得熱烈,鹹得絢爛。

壹家人圍坐在桌前,即使吃得再簡單,也有滋有味。挺過了物資匱乏的歲月,但味覺記憶依然留存在人們腦中。這也許就是現在老壹輩人冒著高血壓的風險,也對腐乳甘之如飴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