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是壹個具有傳奇色彩而又歷經磨難的文學家,他豁達的人生哲學、多才多藝的絕世才華和完美的人格,閃爍在歷史的星空。
蘇東坡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東坡的創造性活動不局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
蘇東坡歷來是後世文人仰慕的偶像。王國維評價:“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在後代文人的心目中,蘇軾是壹位天才的文學巨匠,人們爭相從蘇軾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在金國和南宋對峙的時代,蘇軾在南北兩方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蘇詩不但影響有宋壹代的詩歌,而且對明代的公安派詩人和清初的宋詩派詩人有重要的啟迪。
蘇東坡其人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洵的兒子。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縱橫恣肆,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等。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