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舒城縣美食

舒城縣美食

蒿子粑粑、粽子、千張幹子、湯果、腌臘豬肉、灌香腸、豆醬等。1、蒿子粑粑:蒿子粑粑是境內流傳的壹種特色食品,主要以蒿子、米粉、臘肉為原料精制而成。食之口感香脆,味鮮色美。2、湯果:其主要原料是糯米、黑芝麻、白糖。將糯米浸泡三至五天後淘凈,磨成米漿,濾水,做成粑粑狀,包上白糖和黑芝麻做的餡即可。

1、蒿子粑粑:蒿子粑粑是境內流傳的壹種特色食品,主要以蒿子、米粉、臘肉為原料精制而成。食之口感香脆,味鮮色美。

2、粽子:以鹹肉粽為主,原料是糯米、豬肉丁或鹹鴨丁、熟素油、綠豆、辣椒粉、味精、酒、鹽、生抽等。先將原料反復均勻攪拌,再將采摘的粽葉浸泡正反兩面洗刷幹凈後用開水澆燙,再包上餡料,文火煮2個小時左右即可。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甜適中,香嫩鮮美。

3、千張幹子:將黃豆浸泡12小時左右,淘凈、磨碎、過濾、加熱、待豆漿達100度時,起漿、加入適量石膏水或鹵水點漿,當變成豆腐腦後,即可開始翻漿,再壹點點放入特制工具內,層層壓制榨出水分,出品時候看起來有千百張疊加在壹起,故被稱為千張。

4、湯果: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有吃湯果的習俗。其主要原料是糯米、黑芝麻、白糖。將糯米浸泡三至五天後淘凈,磨成米漿,濾水,做成粑粑狀,包上白糖和黑芝麻做的餡即可。

5、腌臘豬肉:冬臘月,農戶宰殺年豬。待豬肉冷卻後,將食鹽均勻地抹在鮮肉上,進缸腌制壹個星期後起鹵,然後把每壹刀腌肉系上絆子,放在屋檐通風處掛好,邊風邊熏,或掛在太陽下曬。腌制好的臘肉,表裏壹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裏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

6、灌香腸:五花肉切碎,攪成肉泥,拌上酒、五香、食鹽等作料,灌入刮凈的豬小腸皮裏面,放在屋檐下曬或風幹,或蒸或鹵,灌好的香腸色澤紅艷,間有白色夾花,滋味鹹口帶甜,細品時芳香濃郁,清香爽口。

7、豆醬:把豌豆、黃豆、蠶豆煮熟,攤冷,拌上適當的面粉,再均勻撒在簸箕裏,覆蓋上霸王草或黃立夢草發酵,待生出黃色菌絲再揭開曬幹,磨碎,加上冷開水,加鹽浸泡醬料,然後爆曬醬泥,加上姜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