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皂河古鎮的特色美食

皂河古鎮的特色美食

乾隆貢酥,乾隆貢酥是葉家燒餅的別稱,得名於1757年,乾隆二下江南之時。其實葉家燒餅早在唐代就很有名氣,那時葉家爐內功夫已達頂級, 可以制作出60多個品種的名點小吃,吃“壹指餅”、“水磨鏡”等,享譽壹時,葉家燒餅傳人曾被選入唐禦膳房。後因戰亂疊起,朝代更替,葉家燒餅不重返民間,但有許多爐內絕活已相繼失傳,唯“乾隆貢酥”流傳至今。 乾隆貢酥有四絕:香、脆、酥、透。所謂香,即餅香、油香、芝麻香三者合壹。特別是芝麻香,據說芝麻皮苦且澀,芝麻仁才是真香,葉家用的全是上等的芝麻仁。所謂脆,即沾唇即碎,該餅需輕拿輕放,夏天放置3-5天香脆依舊。若是用塑料袋包裝,脆皮可保持2-3個月以上。所謂酥,就是松軟,不但皮酥,內裏如壹。所謂透,就是玲瓏剔透,外形美觀。剛出爐的燒餅白生生、黃澄澄,壹顆顆晶瑩閃亮的芝麻仁鑲嵌期間,如精美的藝術,誘人食欲,卻又不忍下口。 潵湯,(皂河人土語叫‘sa’)是皂河獨有的壹種特色小吃,美食藥膳,制作非常講究,是用牛、羊等骨頭做湯,潵湯主料選用牛羊的脊椎骨頭架子,加入花椒、茴香、桂皮、三代、丁香、大蔥、辣椒、胡椒等佐料,比例搭配,再輔以小麥仁、蔥段、姜末、食鹽、芡粉,以地鍋長時間(約壹通宵)熬燉而成的壹種粥湯,屬清真食品,也叫“糝(shen)湯”,有牛“sa”、羊“sa”,也有雞“sa”, “sa”原屬清真食品,是穆斯林比較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皂河“sa”湯於民國初年從山東臨沂地區傳入,當年有王姓穆斯林壹家從山東臨沂碼頭鎮來到皂河賣“sa”湯掙錢,由於他們所做的“sa”湯味道鮮美,營養及藥用價值極高,壹時遠近聞名,生意特別興隆,王姓壹家人遂在皂河安家落戶,“sa”也就成了皂河壹大特色小吃傳至開來,現在皂河趙家“sa”湯也是祖上所傳,亦非常有名,喝“sa”吃牛肉鍋貼、油鹽鍋餅等等別有滋味!

皂河白酒,皂河熏燒黃狗豬頭肉、豬手,花椒肉,牛肉鍋貼,混沌,油鹽鍋餅,瓦塊魚,老鴨煲,油煎白絲魚,駱馬湖紅心鹹鴨蛋,駱馬湖松花蛋,活珠子(又名毛雞蛋、旺雞蛋),臘豆,辣椒炒小魚(由鍋烤魚配小尖椒、蔥、姜、蒜瓣、十三香、三園甜油、料酒等炒制而成)等等也是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