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種:寸金糖
內夾心是鹹桂花拌碎桔餅的餡,中間層是糖皮兒,外裹芝麻,吃起來香甜嘣脆,既不粘牙,又帶著芝麻、桂花、桔餅的香味,物美價廉,是徽州鄉間年節裏最受歡迎的應景小吃之壹。
第二種:頂市酥
徽州民諺曰:“拜年不帶頂市酥,請君不要進廳堂”。
第三種:麻酥糖
徽州習俗,過年時家家都把小紅紙包糖裝在果子盒裏招待客人,到親戚家去拜年壹定要送上麻酥糖。徽州民諺曰:“拜年不帶麻酥糖,請君不要進廳堂”。
第四種:徽墨酥
或作早點佐餐,或作茶點品茗,或作禮品贈友,或作食補健身。徽墨酥讓人常憶徽州行,讓人常聞山野香。
第五種:秤管糖
管糖用飴糖裹著白芝麻或黑芝麻,裏面有壹個白色的糖心,糖心是白糖拌以芝麻粉、米粉做成的。如將其搓捏得更細(如鋼筆筒)即成“壹品香”。其特點是松脆,不粘牙,甜香適口,老少皆宜。
第六種:伏嶺玫瑰
制成的玫瑰酥,外觀潔白如玉,絲絲點點的玫瑰花、桔餅、青梅等若隱若現,宛如翡翠瑪瑙嵌於白玉之中。該產品始產於清代,經久不衰。
第七種:芙蓉糕
浸泡糯米和油炸糕片這兩道工序相當繁雜,技術性又很強,所以只有少數廠家能生產這種糕點。徽州有農歷年前後用芙蓉糕招待貴客嘉賓的風俗。
第八種:發喜馃
在徽州,馃的花樣繁復,其味道,嘖嘖,據說連乾隆皇帝都贊不絕口。
第九種:烙饃
烙饃是安徽皖北的壹種漢族傳統面食,類似煎餅又和煎餅不同。烙饃作為壹種源自中原的面食,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
第十種:徽州裹粽
取高山箬葉包制,用棕樹葉撕條捆紮,其形酷似枕頭。老徽州人愛在新春裏娶親搬新房,總要從房頂上撒下幾個這種四個角的粽子,意在“四方平安”、“四季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