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民要術》和《食經》總結了北方烹飪。
這兩部著作都是北魏時期的營養與膳食結構專著,對於後世的飲食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賈思勰所創作的《齊民要術》該書內容豐富全面,涉及糧食、蔬菜、果品、畜產品以及調味品的加工方法,是研究中國漢代至隋唐時期農業生產的寶貴資料。大約成書於北魏末年,是世界農學史上專著之壹,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壹部完整的農書。
而《食經》的成書則更早壹些,它的內容涵蓋食品制作的理論和方法,也包括宮廷及民間大量的美食的制作技藝。作者崔浩,字伯淵,北魏太武帝初拜博士祭酒,賜爵武城子。歷任太常聊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司徒。
太平真君十壹年六月被誅。 據《隋誌》醫方家記載:《崔氏食經》四卷。《舊唐書》載:《食經》九卷,崔浩撰。《新唐書》同。《通誌略》載:《崔氏食經》四卷,崔浩撰。
後世評價
達爾文研究進化論時,在《物種起源》中認為《齊民要術》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明代王廷相(1474-1594年)稱《齊民要術》為“惠民之政,訓農裕國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