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經歷了四五千年的發展歷史,種類之繁多,文化內涵之豐富,堪稱世界壹流,各個地方風味中,名菜有數千種之多。它們選料考究、制作精細、風味各異,講究色、香、味、形、器俱佳的協調統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每天分享美食菜譜與烹調技巧,精挑細選價廉質優的食材,節省您的選購時間。如果妳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對我來說是創作的動力噢。
中國菜歷史上,有很多名菜從民間傳到宮廷官府,再流入民間,遍及全國,馳名世界。如北京名菜北京烤鴨、麒麟豆腐,杭州名菜東坡肉、西湖醋魚,江蘇名菜水晶肴肉、黃泥煨雞,上海名菜松江鱸魚、蝦子大烏參,湖南名菜東安子雞、臘味合蒸,湖北名菜冬瓜鱉裙羹、清蒸武昌魚……等等,壹道菜就是壹個故事,有很多動人的傳說。
由於篇幅有限,這裏無法壹壹道來,講壹道魯菜名菜——四喜丸子的故事,因為是四喜丸子寓意喜氣洋洋,團團圓圓的寓意,不但給人帶來融洽的感覺,還表達了殷切祝福之意。
四喜丸子的故事
據傳說,四喜丸子創制於唐朝年間。有壹年朝廷科舉,各地學子紛紛湧至京城,其中就有名叫張九齡的小夥子。考試結果出來了,衣著寒酸的張九齡居然中的頭榜。皇帝賞識其才智,便將他招為駙馬。
當時,張九齡的家鄉遭水災,父母背井離鄉,不知音信。舉行婚禮那天,張九齡正巧得知父母的下落,便派人接至京城。喜上加喜,張九齡高興之余,
便叫廚師烹制壹道吉祥的菜肴,以示慶賀。
菜端上來壹看,是四個炸透蒸熟並澆以湯汁的大丸子。張九齡詢問其意,聰明的廚師答道:“此菜為四圓。壹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合家團圓。”
張九齡聽了哈哈大笑,連連稱許,又說道:“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幹脆叫它四喜丸子吧。”
自此以後,逢有結婚等重大喜慶之事,宴席上必備四喜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