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所蘊育的節日活動十分多采多姿,無壹不是代代相傳的文化資產,個別的節日形式雖然風格回異,但都保留了壹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經驗成果。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
觀念,寄托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壹代代歲月長途中歡樂的盛會。
我們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洋節?幾派人馬最近發生了點爭執。起因是壹派人說政府要求抵制洋節,洋節在這壹時節,當然指的是聖誕節。他們認為這是正確的政策,洋節理應抵制。壹派人隨即反應,堅決支持中國人過聖誕節,認為這是文明開化融入國際社會的標誌,甚至還聯系上了基督教的高尚精神,認為此種精神足以拯救國人的懶散墮落,據說中國人沒有宗教精神是其最大的民族文化缺陷,由此對前壹派人物及政府冷嘲熱諷。另壹派呢,我過我的購物美食節,洋不洋,關我什麽事。
個人認為我們中國人,沒有義務按照西方人的文化習慣原汁原味照搬洋節,沒有義務把西方人的“聖”捧在頭上,愛在心裏,我們過我們自己的,只是借妳的洋節消磨自己的時光而已。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