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牌坊街位於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特色小吃等為壹體的文化古街。
牌坊街特色建築是中西合璧的騎樓,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與兩側南洋風味的騎樓互為映襯,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建築,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僑鄉風貌。牌坊街騎樓的店鋪主要圍繞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潮繡、手拉壺、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寶、牛肉火鍋、粿條、甘草水果。
在潮州,去壹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潮州牌坊街是全國獨壹無二的文化景觀,據黃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紀略》載:牌坊,傳說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烏凹肚門。古時統治者提倡倫理道德,把城鄉間於節義、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將其嘉德懿行,書貼坊上旌表,稱為表閭,故牌坊也具紀念作用。
文化價值
據此次牌坊的主要設計者邱創平工程師介紹:修復的22座牌坊中,明代從1517年至1637年建的18座,清代從1736年至1785年建的4座,前後歷268年。牌坊的內容有狀元坊、榜眼坊、尚書坊、柱史坊、大總制坊、四進士坊、七俊坊以及八十八歲中進士的木天人瑞坊、父子兄弟俱中進士的科甲濟美坊、金榜聯芳坊等。
牌坊的結構有12柱、8柱、4柱,可抗8級地震,達到大震不壞,小震不倒,同時在廣泛征集原牌坊構件的基礎上,***利用原構件42塊,其中主要有七俊、賜錦重光、木天人瑞3個坊的匾額以及聖旨牌、青石通雕,浮雕等構件。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潮州牌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