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江蘇清明節有什麽風俗

江蘇清明節有什麽風俗

清明節時江蘇各地普遍有掃墓、踏青、插柳、放風箏、吃青團的習俗。

1、南京,清明時節,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炒螺螄,是壹道南京風味的河鮮菜品。炒螺螄壹炒壹大盤,有用手和牙簽唆著吃的,也有直接用螺螄肉炒菜吃的,比如韭菜炒螺螄,都是清明時節最時髦的菜。在南京清明時節,還有壹道鮮美的美食就是“河蚌豆腐湯”。南京人把河蚌叫“歪歪”,爆火將姜、蔥、鹹肉或火腿肉、豆腐、歪歪下鍋,熬成濃湯,味道異常鮮美。

2、無錫,無錫每到清明節,幾樣吃的是“老無錫”會惦記的,比如大蒜炒馬蘭,老壹輩說吃了會眼目清亮。

3、徐州俗諺:“二月清明榆不老,三月清明老了榆”,徐州習俗,清明時愛吃“蒸榆錢”。除榆錢子外,清明時亦可多采些野菜如地棗苗、老鴰嘴、薺菜等蒸食。同樣是這些野菜,可以剁碎了與面和成青色菜團子,蒸、煮均宜,也可以蒸過後再燒成菜吃。

3、常州,清明節當天,常州人早飯會吃沒有餡的糯米大團子。清明那天,拿出大團子,切成壹片壹片的下鍋用油煎,根據自己的口味放糖或鹽。也有人家會放點柳葉在裏面,意為添“青”。

4、蘇州,不僅吃青團,蘇州人還要吃焐熟藕、螺螄、燕來筍等特色食物。此外,吳地百姓還喜歡在清明這壹天進行蕩秋千、拔河、蹴鞠等活動。也是因為天氣漸暖,到了可以甩掉裹著的冬衣,放肆活動筋骨的時候了。柳枝,古人認為有驅鬼辟邪的作用,不過蘇州人更覺得,清明戴柳,是為了留住青春,擁有更多像春天壹樣朝氣蓬勃的日子。風箏,蘇州人叫鷂子,故而,清明放鷂子其實是清明斷鷂。吳語“鷂”諧“妖”,斷鷂也有祛妖祛病的意思。

6、泰州農民於清明節舉行劃船比賽,稱為“撐會船”。鎮江人以柳葉七片泡茶,據說喝了可以明目。丹徒縣_山附近的鄉民,還保留了寒“望綿”(綿山)的舊俗。武進縣方茂山以清明為龍母化身之日,鄉民競相拜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