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認為“熱為火之漸,火為熱之極”,也就是說,火和熱本是同意,能轉換互化,火熱疾病可以用清熱瀉火的方法去治療。梔子為清熱祛濕藥,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濕退黃、除煩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火熱毒邪,煩躁失眠,血熱出血,黃疸等等。外用還可以消腫止痛。
提起來黃梔子很多朋友就會想起來每年夏季開放的梔子花,不僅好看,香氣還非常的淡雅,很多朋友都非常喜歡。黃梔子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梔子,梔子全身上下都是寶,這裏就和大家分享壹些關於黃梔子的小知識。黃梔子是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分布在國內大多數地方,不僅是傳統的中藥,還是壹種非常奇特的植物,花開時芳香四溢,清香怡人。
而這個黃梔子正是山上最常見的壹種中藥,而有些地方的人也經常用黃梔子來作為染色劑來制作各種美食。當然了,作為壹種中藥,黃梔子還有更加廣泛的作用與功效。下面,我就帶大家壹起來了解壹下。也稱梔子,是我國衛生部頒布的第壹批具有藥食同源屬性的植物,它的入藥歷史悠久,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中,可以生果入藥,也會以曬幹或烘幹等炮制後入藥,其葉、花、根均可入藥。
也叫黃梔子,山枝子,大紅梔,白蟬;廣泛分布在江西,河南,湖北,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在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對梔子的藥用價值就有記載,可見對梔子的用藥歷史悠久。這種植物在廣西可是太多了,壹到夏季末便能在山坡灌林中尋到它,它的葉子橢圓而革質,整株植物的亮點都放在了果實上,果實為主要入藥部位,深黃色而呈長橢圓形,有數條棱從中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