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參,壹種豆制品,是江西省地方傳統特產,部分鄉鎮方言稱之為“豆蔥”、“參麩”。
豆參主產於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及九江市都昌縣。選用優質大豆,精煉植物油,進口配料,經傳統工藝加工,味鮮獨特,富含人體所必需的營養,被評為2000年中國九江首屆農副產品精品獎。由於豆參保持了大豆中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且熟食綿軟,是老幼鹹宜的佳品。
豆參可以單獨成菜,菜形美觀,口味獨特。尤其是和雞、肉、魚等壹同炆煮,它飽吸高湯濃汁,渾身水亮,壹口咬下,熱湯四溢,綿軟如絮,鮮香滿口,令人不願輟筷。都昌名菜鮎魚炆豆參,就是用都昌豆參和鄱陽湖中肉質細嫩的鮎魚炆煮,味道異常鮮美,凡是來都昌縣的客人都喜歡品嘗的的佳肴。
豆參的命名由來及特色:
豆參,壹種江西九江都昌人從小吃到大的美食。之所以取名為豆參,是因為豆參是黃豆去渣後蛋白質凝膠幹基,蛋白質高達50%以上。同時,含有對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份,營養價值極高,與“人參”不相上下,所以才取名“豆參”。
豆參是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佳肴,豆參燉魚頭是最經典的壹道豆參菜,魚頭加水小火慢燉後放入豆參,豆參被魚頭湯汁灌滿,壹口下去,滿口爆汁,滿嘴留香。在2018年圖片2月19日晚,央視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集《器》。此集融入了壹些都昌元素:都昌美食豆參得到呈現。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豆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