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龍是類似花卷壹類的面食。
民俗學家表示,按照老北京的習俗,驚蟄該天應該吃“懶龍”。但是現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講究這些了。著名北京民俗專家崔普權老師說,驚蟄這天吃“懶龍”的習俗流傳已久。
懶龍,顧名思義是懶人為了省事而做,但是實際做來並不省事。只是對於吃飯的人來說不用炒菜了,肉和面食都有了,熬點白米粥就是壹頓飯了。
懶龍是老北京的叫法,其實它就是大家常說的肉龍,肉卷子。因為形似壹條懶懶的龍,盤踞在蒸鍋中,因此叫懶龍。懶龍是用發面做成的,很暄軟。肉餡可以用豬肉餡,也可以用牛肉餡。傳統的懶龍是用豬肉大蔥餡。吃第壹頓的時候,那味道太香啦!
但是吃第二頓的時候,肉汁蔥汁被面吸收了,因此在口感上就不再那麽“水靈”了。現在我家把這個做法稍加調整,把大蔥換成了水分更加充實的洋蔥頭。
這樣吃的時候不但營養更加豐富,在口感上也更加鮮香,而且洋蔥切成碎粒粒,吃的時候還有甜滋滋的脆感。懶龍可以說是懶人的美食,加上肉餡和洋蔥粒卷在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