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牛肉1斤,a:辣椒面、姜片、孜然,b:料酒、鹽、糖、醬油、花椒粉。?[1]?
牛肉幹
做法:
1、牛肉洗凈,切成長125px寬50px的條狀
2、放入調料b,攪拌均勻
3、貼上保鮮膜,放入冷藏室腌5小時以上
4、腌好後放入少許澱粉,攪拌均勻
5、小心倒入電飯煲中,用筷子將表面扒平壹點
6、蓋好蓋子,按下煮飯鍵,待跳至保溫悶幾分鐘攪拌下,再繼續重復直至水幹
7、待煮飯鍵按不下去了,打開蓋,壹手強按住煮飯鍵,壹手用筷子不斷旋轉攪拌
8、攪拌至牛肉發幹,看上去沒有水分看,加上姜片,辣椒面,孜然
9、繼續壹手按煮飯壹手不斷攪拌,直至牛肉徹底幹
10、用篩子篩掉辣椒面等雜質,放冷即可當零食食用
把“牛菜”壹個個掛在壁墻、屋檐上吹去水氣,當天晚上就腌制。
腌時把壹個個“牛菜”放在竹簸箕裏加鹽揉搓、揉透,先揉肉厚的,後揉薄的。
每100公斤牛菜用食鹽3—5公斤。用瓦缸腌制。
按肉厚薄先後放進瓦缸裏,然後用木蓋和麻布袋把缸口密封。
腌制15—20天後,取出晾曬。晴天早上曬出,下午收回,並按肉的薄厚,展平堆放。
在簸箕或大木桌上,薄肉在下厚肉在上,層層壓平。
30天左右,晾曬過程就完成了,便可掛入屋內備食。
牛肉幹巴絲,絲狀牛肉幹,它也是傣味中的壹員。
經過壹些特殊的傣族香料腌制後上烤架香薰,大概5至7天後制成,壹般成品的縮水程度在69%到80%左右。
好的牛肉幹巴壹般都在75%以上,如果沒有75%的話幹巴不能成絲狀。幹巴絲在腌制和火候上極其講究
調料:食用鹽、蔥、姜、花生油等各適量。內蒙古風幹牛肉幹基本上都各自有自己的獨特配方。 先進行腌制,然後進行風幹晾制。因為內蒙古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幹燥,所以易於晾制。
將精選的牛肉剔去筋膜,用刀切成大長條(便於晾幹)。鹽、蔥、姜、糖等放在小碗中調化,將肉進行腌制。
12小時後將肉掛曬在不銹鋼架子上,放在通風地方,根據地區和季節空氣幹燥程度不同,正常風幹約十天左右,重量約為風幹前的40%即可。
將肉條掛入烤箱由炭火烘烤約三個小時。晾涼後切條即可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