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涼粉原為清宮中的小吃。康熙年間和碩端靜公主下嫁喀喇沁王後,先傳入當地蒙古上層人家,作為夏季消暑冷食,後又傳入民間,並以此為高雅事,故又稱為“蒙古涼粉”。 當地漢人也吃涼粉,但用澱粉制作。而“蒙古涼粉”則以蕎麥為原料,經碾軋、過籮等工序,以清水和成糊狀,放在鍋裏煮,待稠時舀出攤於蓋簾、案板上冷卻。吃時,使壹種薄鐵片斜下穿孔壹層層向下刮,則成壹根根長條,盛入碗內顫顫巍巍,呈半透明狀,澆醬油、醋、芝麻醬及蔥絲、芥末等佐料,並點壹兩滴香油即可食用。蒙古涼粉清香撲鼻,色澤鮮艷,涼爽可口,且有清馨之蕎面香,壹看即令人垂涎,為夏季消暑之佳品。
對夾是壹種燒餅裏加熏肉的特殊食品,吃起來香脆可口,味道鮮美,是人們喜歡的大眾化食品。赤峰對夾自1917年蘇文玉創建“復生隆”對夾鋪後而逐漸聞名四方。 對夾源於壹種“杈子燒餅”,這種燒餅與普通芝麻燒餅除了在和面和制作工藝上有所不同外,還在於從吊爐取出之後,再擺到壹種鐵制杈子上,回爐以微火重烤壹遍,這樣做成的燒餅,外脆內軟,別有風味。對夾內的熏肉也十分講究,精選十幾種配料調味,香而不膩。2003年,“福興樓對夾”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國名點”。
哈達餅是赤峰所獨有的風味食品。哈達餅的問世,事出偶然。大約在壹百五十年前,赤峰的面點師在做南沙餅、豆沙餅時,由於劑頭無酥、油多、少餡成了余面,師傅們就想了壹個法子,把劑頭搟開,包上酥和糖烙餅,結果特別愛歡迎。赤峰的各大飯莊相繼制作,名噪壹時。哈達餅是近似於點心的“餅”,造價較高,具有掉在地下粉碎,放到嘴裏不用嚼,酥脆香甜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