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平先生從事水彩創作四十余年;先後在美國、臺灣、及大陸舉行過多次個人水彩畫展,以其作品獨特的現代風格給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國當代壹位頗具影響並富有風格特征的著名水彩畫家。
陳少平先生50年代後期開始就十分重視色彩和形式的探討。他對印象主義新的視覺表現方式加以研究,認為色彩是繪畫的本質特征之壹;他對西方現代藝術的特征及其藝術觀念的演變悉心領悟,特別是1984年他方問美國後,藝術視野更加開闊;對與蒂斯畢加索的表現形式,以及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作品等反復研討,從中吸收創作營養。陳少平先生雖已年八旬,但藝術思想十分活躍,每次我去拜訪陳先生,他總是給我談起對國內外繪畫新潮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其藝術觀念可以說是比較前衛和先進的。我認為他的創作活力,部分來自於他的現代藝術觀念。他對藝術的理解能夠站在藝術史和國內外現代藝術的高度加以審視,他自己也正是壹個較高的點上,運用現代藝術觀念來人事新的水彩藝術創作。
如果說他的作品的抽象表現形式用豐富的色彩表現方法來自他對西方藝術的研究的話,那麽他的作品形象塑造中的意象性特征則是他對中國傳統藝術中審美精神的把握所致。如何將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審美精神同西方現代藝術的觀念統壹在水彩畫的創作中,這是陳少平先生不斷思考、反復探索與實踐的重要課題。20世紀在中國畫的創作中,所謂中西結合亦壹直在進行討論,都是試圖找到壹條中西結合的方式給中國畫註入新的血液來推動中國畫的發展,雖然他們的側重點不同。水彩畫是壹種外來的藝術。如何讓水彩畫既具有現代藝術精神和新產審美形式,又具有中國藝術神韻,這是陳少平思考的問題,亦即他要創造的中國當代水彩畫的新的視覺問題。
中國傳統藝術美學與藝術精神與西方傳統美學與藝術中對客觀事物的“模仿”、“再現”、“寫實”不壹樣,中國藝術更偏重於表情、寫意和主體精神的抒發,重視意象的表現的意境的創造,形成東方藝術的魅力。
/artist/hjzy.asp?id=641